宕昌县特产-哈达铺当归
哈达铺当归,甘肃省宕昌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宕昌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古宕昌国时代。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当归、大黄、党参、红芪为主的“四大家药”种植格局。哈达铺当归根系肉质呈圆锥状,归形端正美观,归头粗大,归身长而肥壮,侧根少而均匀;鲜归切面米白色,干归导管组织排列成菊花状,呈淡黄色,髓心小,油滴明显,皮层薄,质地细密紧实,口嚼无渣,气味浓郁深厚。
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哈达铺当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外在感官
哈达铺当归根系肉质呈圆锥状,归形端正美观,归头粗大,归身长而肥壮,侧根少而均匀;鲜归切面米白色,干归导管组织排列成菊花状,呈淡黄色,髓心小,油滴明显,皮层薄,质地细密紧实,口嚼无渣,气味浓郁深厚;归身长20—35厘米之间,归头长5—8厘米,平均单株150克以上。
历史渊源
宕昌有“千年药乡”之称,是当归、党参、大黄、红芪四大宗药材的原产地,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古宕昌国时代。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当归、大黄、党参、红芪为主的“四大家药”种植格局。
当归野药变家种,早于汉代,相传三国时期蜀将姜维在宕昌一代拒魏,曾捎当归给其远在天水的母亲以示思念之意。
当归远在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年),北魏封宕昌王世子梁弥博为宕昌王,这一年,梁弥博就把当归作为贡品进献给梁武帝肖衍,这是宕昌当归见于历史记载的最早文字。中国现存最早的《神农本草经》、《汉代医简》、《居延汉简》等史书中都有当归的记载。
唐代,苏敬编著的《新修本草》里面说,当归今出宕州最良,多肉少枝气香。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岷州当归最佳”。
1961年前,宕昌县属岷县管辖,哈达铺、理川与岷县接壤,而岷归品质最好者为理川、哈达铺所产。
1984年,宕昌所产当归、大黄、红芪、党参均获外贸部“出口荣誉证书”。
2005年,宕昌哈达铺当归生产基地通过国家GAP生产基地认证。
2009年,哈达铺当归产品通过甘肃省农牧厅专家初评,报农业部特批。
生产情况
2009年,哈达铺当归种植面积6000公顷,产量达2.25万吨。
2011年,哈达铺当归种植面积9.2亩,产量达2.3万吨。
2014年,宕昌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当归7.2万亩。
产品荣誉
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哈达铺当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标志使用人应该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哈达铺当归的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注册标识)。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②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
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哈达铺当归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和展销。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
(5)产品地理标志持有人和使用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7)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