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特产-甘肃洮砚石
四大名砚之一。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洮河绿石产于甘肃甘南卓尼一带。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
基本介绍
四大名砚之一。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洮河绿石产于甘肃甘南卓尼一带。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唐代柳宗元《论砚》记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端、歙、临洮”。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鹄《洞天青禄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砚,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宋代大文豪苏轼、黄庭坚赞叹洮砚:“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使武,要使饱霜秋兔毫”。当代书法大师赵朴初题诗:“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
洮砚以其坚润的石质,绚美的色泽和独特的工艺蜚声海内外,是古今中外画家的案头珍品。真如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所说“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如今,洮砚以其传统技艺和现代造型的完美结合独树一帜,闻名遐迩,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为中国的民族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为此,当代诗人、书法家赵朴初作诗赞道:“西北东南辟砚田,精工方欲夺前贤。看教墨海翻澜处,喷薄风雷震大千”。
石料种类
制作洮砚最好的石料是“老坑石”,产于卓尼县喇嘛崖和水泉湾一代。而老坑石中的极品,当属“鸭头绿”,碧绿如蓝,轻抚如婴儿肌肤,储量极少,自宋末就已断采,能否重现不得而知,现今每得一块鸭头绿可视之为千年古董。硬度在3.0左右,最适宜研磨,颗粒直径0.01mm以下,发墨快而颗粒细,密度在3.05左右,储墨久,容易清洗不渗墨。老坑石中的其他石品,有绿漪石、鹦哥绿、鸊鷉血,市场储量依然不足3%,下发好和稀有是洮砚位列四大名砚的根本,尤其是在端砚、歙砚老坑石已枯竭的今天,“老坑洮砚”更是备受追捧。
名贵作品
当代诗人、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曾作诗赞道:“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故人万里意殷勤,胜我荒斋九年蓄。西北东南辟砚田,精工方欲夺前贤。看教墨海翻澜处,喷薄风雷震大千”。
自唐代成名以来,老坑洮砚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如宋代赵希鹄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金代元好问曰:王将军为国开临洮(今卓尼),有司岁馈,可会者,六百钜万,其于中国得用者,此砚材也。近代“老坑洮砚”作品屡次作为国礼赠与国外元首,敦煌菩萨砚以甘肃省政府名义赠与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反弹琵琶砚赠与日本前首相竹下登。
洮砚产地
洮砚产地在历代曾隶属于陇西、巩昌、狄道、临洮、岷州、会川、洮州等处分别辖,又因行政建置废设无常,以致洮砚石料产地众说纷纭。 历代关于洮砚产地不同说法,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以下几种:
产陇西之说:秦汉时砚材产地属凉州刺史部,属陇西郡所辖,后代修陇西之方志者,以此为据,断言“洮砚出陇西”。隋唐时,此地隶属于陇右道,再者明清时洮州隶属于巩昌府辖 ,巩昌府治在陇西,因有是说。此谓以府治称产地,犹今之称“洮石产于甘南”者。
洮砚产地 洮河峡谷
产陕西之说:明初至清雍正时期,洮州卫属于陕西都司统辖。明、清间修史编志者,均以陕西统称,以省级都司治地称产地,犹今之称“洮石产于甘肃”者。
产狄道(今临洮)之说:秦汉以来,洮砚产地属陇西郡临洮县(今岷县)地。唐末,此地被吐蕃占踞。宋代文人对洮砚产地的史料记载均以此为据:“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而今天的临洮县古为狄道县。 《狄道府志》里也有“洮砚产狄道”的记载,其原因一据史料古今地名混淆;二据产地附近的藏巴哇等地曾一度隶属于狄道府所辖。另一原因是建立在“产陇西”基础上的,秦汉以来的陇西郡治所曾屡设于狄道。
产河州(今临夏)之说。原因有二:一是洮砚产地曾经一度属河州镇统辖。其二是河州也是洮砚产品的贸易市场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
产洮州(今临潭、卓尼)说:卓尼虽久为土司统治,但仍有洮州、临潭县的行政建置称之。加之历史上最初的临潭县治所在即今卓尼县境内的洮水南岸。整个明清时期,卓尼又归洮州辖属。所以,历史上洮砚的产地宣称为“洮州”。
产岷州(今岷县)之说:其原因有三:一是砚石产地石门峡口,历史上曾经为岷州所辖,现今的卓尼所长期受辖于洮州;二是岷州城有许多砚工,常从产地购石,于城内刻砚,且洮砚贡品也多出自岷州工匠之手;三是岷州离产地较近,贸易流通渠道畅通,是洮砚产品、石料的三大集散地(河州、洮州、岷州)之一。同治之乱,大多洮州工匠逃到岷州城避难,久而久之,岷州便成为洮砚的生产中心。
实际产地:洮砚石材主要产于甘肃甘南卓尼洮砚乡一带(最好的老坑石就产在洮砚乡喇嘛崖和水泉湾),而岷县和临潭县也有少量出产,但品质就只有次品了,可以实地查证。历来因区域管辖的划分,导致说法甚多。但实际产地仅此一处,从未变更。
岷县地处洮砚乡上游,洮砚石材矿矿体延伸到岷县,颜色有些许相近,但石材品质和卓尼县喇嘛崖、水泉湾一代相去甚远,手感粗糙无光泽,严格来说并不适合做砚台,只因现代人磨墨较少,故对其石质要求不够苛刻。岷县石材储量较大,品质较差,几百元的洮砚随处可见。而喇嘛崖一带矿产资源历经千年的开采,已几近枯竭,加之引洮工程对坑口的淹没,现人力已无法进行开采,资源的稀有也导致得一方老坑石洮砚已非易事。
明朝学者冠翰五作《砚台铭》曰:“惟彼黄膘,厥名鹦鹉,色润而碧,质坚且膴,辟作砚田,可耕可耨。乃命石工施以斤斧,刮垢磨光,斑斓奇古。置之文房,墨楮是辅,或为甘泉之颂,或作长杨之赋。挥毫洒洒,得心应手。主人曰:嘻,吾将视同皖山之歙,灵岩之辟,永贮于曹仓杜库,历亿万年而不朽。”
工艺
砚雕与玉雕一样,是一种艰苦细致的技术工作,从设计开始到完成工序是一次性的。没有熟练的技术难以雕成一方好砚。历代砚雕技工主要是父子传承,代代相传。他们把精美的作品奉献给世人,也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洮石以优良多彩的石质,精美的雕刻工艺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赏。新中国成立以后,砚雕业如枯木逢春。国家大力抢救培植这朵古老的艺术奇葩,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开发洮石资源。精美典雅,风格独异的洮砚多次在全国地方工艺美术品展览会、全国文房四宝展览会等展销中名震群芳,洮河名俏神州。当代著名诗词大师赵朴初先生曾对这颗重放异彩的砚林明珠倾情盛赞:“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故人万里意殷勤,胜我荒斋九年蓄。”
藏族雕刻艺人经长期不断地创作实践,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砚雕中,流传下来丰富多彩的艺术图案。
石雕一般以砚雕为主,兼雕立体山水人物、香庐等物。一台砚从设计至雕琢完工,倾注了砚工艺人的心血。工序很复杂:首先根据石料的自然形态和大小确定要刻的图案,然后设计砚台构造、款式、装饰等,再按程序施刀。以先粗后细,从外至里,一丝不苟的精雕细刻。砚台由墨池、水池和盖三大部分构成。除了使用价值外,也很讲究艺术观赏价值。因此,砚工把精力倾注于图案的章法布局,产生科学自然的艺术美方面。砚工对砚盖的款式极为重视。盖面有名家诗词或题及落款,或是雕龙凤等。字体不拘一格,有楷、草、行、隶、篆,包括上、下、边款。装饰是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图案和文组成。目的突出主题图案,其次是搭配密切协调。雕刻素材内容广泛,包括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等。雕刻技术和使用法吸收了玉雕、牙雕、砖雕、木雕等技法。浮雕和透雕是基本技法。浮雕是在平面上雕隆起的物体,刀法由浅到深逐步进行,是物体产生栩栩如生的效果。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础上进行镂空雕,形成强烈的真实和整体感。
采用图案有汉、藏民间流行的传统图案和现代图案。一般有龙凤图、宗教饰物图、谐音寓意图。如二龙戏珠、龙凤朝阳、八吉祥、佛八宝、福寿延年、福荣有余、四君子、岁寒三友、松鹤延年、大闹天空、文成公主、亭台楼阁等。传统图案倍受国内外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的喜爱。
文化价值
千百年来,洮砚人在长期的发掘创造中,以独具慧眼的聪明才智,以得天独厚的洮河绿石,以奇特巧妙的造型设计,成就了洮砚文化的艺术风格,奠定了洮砚艺术的独特地位。同时,由于长期的交流和传播,洮河绿石砚已成为文人墨客的案头珍品,翰墨瑰宝。有明代学者高濂赞洮河绿石砚曰:“洮河绿石砚,光细如玉,无少差异,惟不及玉之坚耳。色如新绿,芴翠可爱。以之方碧碧沉而深,以之方菜菜淡而不艳,真砚中宝也。”《燕闲清赏笺》
自唐代成名以来,老坑洮砚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宋代王昭于征战中在洮河边,取洮砚作为礼品赠与当代文豪,苏轼、黄庭坚、陆游、米芾得洮砚后对其大加赞赏,洮砚因此更加声名鹊起。因地处偏僻、气候恶劣、矿体复杂,历朝历代都产量极低,平民百姓只听闻而很难拥有。
如宋代赵希鹄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晁无咎《砚林集》中有诗并铭: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爱,目鸲鹆,何以易之,鸭头绿。
清《四库全书》载:“洮石砚,出洮州卫,通志宋苏轼为之铭。洮河之珍,砚中神品”。
当代书法家沈鹏赞:岷山千里雪,洮水万缕情。花儿歌盛世,洮砚传美名。
温家宝题诗:一脉文心万代传,千秋不绝是真魂!
近代老坑洮砚作品屡次作为国礼赠与国外元首,“洮砚上的敦煌”系列作品敦煌菩萨砚以甘肃省政府名义赠与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反弹琵琶砚赠与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近侍女比丘尼被国家礼宾司选为国礼出访外宾。
洮河绿石砚,已成为绽放在中华艺术苑林里的一枝奇葩,越来越受世人的关注和推崇,也越来越受翰墨艺术家的赞誉和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