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特产-靖边苦荞茶
靖边苦荞,陕西省靖边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荞麦是靖边县山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8万亩左右,荞麦醋已成为北京、西安等城市上榜产品,年销售额2000万元;苦荞茶在农高会上获得“后稷奖”。
2013年12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靖边苦荞”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靖边苦荞以籽粒大小一致、皮薄、出粉率高、营养丰富的特点而闻名,苦荞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
营养价值
苦荞的营养成分主要是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芦丁类强化血管物质、矿物营养素、丰富的植物纤维素等。研究显示:经常食用荞麦不易引起肥胖症,因为荞麦含有营养价值高、平衡性良好的植物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体内不易转化成脂肪,所以不易导致肥胖。另外荞麦中所含的食物纤维是人们常吃主食品面和米的八倍之多,具有良好的预防便秘作用,经常食用对预防大肠癌和肥胖症有益。
靖边苦荞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富含硒元素,可以对人体起到自然补充硒的作用,有着优良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食疗功效。与此同时,苦荞可以降三高及增加人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脑循环,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苦荞中所含的苦荞黄酮,对糖尿病有预防和辅助治疗功效。
药用价值
苦荞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在《千金要方》、《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中对苦荞都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历史渊源
中国是荞麦起源地,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研究认为,唐代之前虽有种植,但不普遍。从唐代开始,荞麦被广泛种植,其栽培技术和生产有了较快发展。
靖边县地处三边高原,是小杂粮的优生区和陕北荞麦集中产区,当地农户自古就有种植谷黍、豆类、小米、荞麦等小杂粮的习惯。 [
过去靖边种植的传统农家品种叫红花荞麦,茎秆细高,遇肥力较高地块易倒伏,亩产量通常只有100—15千克,农民种植效益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靖边县农业局、科技局先后推广了2015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的“榆荞4号”品种和2015年参加全国荞麦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居第一位的“荞杂—1”等优良品种。相比老品种,靖边三岔渠种植的“荞杂—1”品系亩产量普遍可以超过25千克。
生产情况
2010年,靖边县小杂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16万亩左右,占榆林小杂粮播种面积的5%,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0%,产量则基本稳定在1.6万吨左右。靖边县小杂粮种类品种繁多,其中荞麦的种植面积最大,约占小杂粮播种面积的一半。
2015年,靖边县小杂粮播种面积共12万亩,主要以种植荞麦和糜谷类为主。初具规模的小杂粮专业合作社达到12家,注册商标的企业有4家。
产品荣誉
2013年12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靖边苦荞”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靖边苦荞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陕西省靖边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靖边苦荞的检测机构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