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特产-普洱咖啡
普洱咖啡,云南省普洱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普洱市属于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为主体的高原气候区,是世界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普洱咖啡色泽好,品质优,味道独特。
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普洱咖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1]2017年12月22日,普洱咖啡申请登记证书持有人名称变更,重新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原登记证书收回注销。 [2]2021年8月,普洱咖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3年1月,普洱咖啡获得国家标准及其英文版立项。
外在感官特征
普洱咖啡茎为直生,茎上有节;每个节上有1对叶片,绿色;花为:白色,雌雄同花,盛花期一般在3月~4月;成熟鲜果为圆形红色(黄色)浆果,鲜果脱皮后一般多为2粒子,鲜果成熟期一般在10月至次年2月。商品咖啡豆为浅蓝色或浅绿色。
普洱咖啡色泽好、品质优,具有“香气浓郁持久、略带果酸味”的独特品质特征;酸味及浓稠度较好,有浓郁的咖啡味。
普洱咖啡种植区水系有澜沧江、红河、怒江三大水系纵贯全境,澜沧江水系主要有:小黑江、下允河、威远江、景谷河、黑河等;红河水系主要有:李仙江、勐野江、阿墨江、他郎河、泗南江、土卡河等;怒江水系主要有:南卡江、南康河、南马河等;水资源丰富、清洁无污染,适宜咖啡种植和加工。
历史渊源
1956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在曼老街创建咖啡农场,引进小粒咖啡品种种植。
1982年,在南屏公社大开河引种小粒咖啡320亩获得成功。
1987年,思茅地区与广东省东莞市某企业进行经济协作,引进资金、技术发展咖啡生产,计划到2000年建成10万亩咖啡商品生产基地,地、县供销社系统负责领导,统一规划开垦,组织生产经营。
1988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开发咖啡商品基地,在南屏乡大开河村种植咖啡606亩。
1989年,累计已开垦定植高标准集约型的咖啡园3.2万亩,已投产3000亩,咖啡豆产量20吨。
2011年,普洱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十二五”期间咖啡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普洱市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决定》文件。
生产情况
2011年,普洱市市咖啡种植面积达43.9万亩,投产面积19万亩,咖啡产量2.8万吨,咖啡产值8.5亿元。
2012年,投产27万亩,实现咖啡产量3.65万吨,产值9亿元。
2022年,普洱咖啡成为当地产业帮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在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2021年冬天至2022年10月,咖啡产业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1.5亿元。同时,产业的发展吸引不少人才返乡创业,为普洱集聚新的活力。
产品荣誉
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普洱咖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1年4月,《DB53/T 154—2006 思茅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云南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
2020年7月20日,普洱咖啡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
2023年1月,普洱咖啡获得国家标准及其英文版立项。
专用标志使用
按照DB53/T154.5-2006(小粒种咖啡 咖啡豆) 的要求,咖啡豆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包装物必须用牢固、洁净、无毒、无异味、完好无损的国标麻袋(临时装带壳咖啡豆可使用合格的编织袋)。每一袋产品必须是同一等级、同一季节采收的产品;每袋净含量60千克±0.2千克或70千克±0.2千克,用缝包机缝口或手工缝口。严格遵守《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实行公共标识与地域产品名称相结合的标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