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县特产-楚雄撒坝猪
楚雄撒坝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楚雄撒坝猪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优良地方猪种,是云南六大名猪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农业部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之一。撒坝猪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肉品质好(氨基酸、肌间脂肪含量高)的优点。
2017年1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楚雄撒坝猪”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楚雄撒坝猪全身黑毛,极少数为火毛。体型中等,体躯狭长,腹部下垂,臀部稍尖斜,头中等大;额窄有八卦皱褶,耳中等大,耳根软而下垂。嘴筒长,少数中等。四肢坚实有力,尾粗长,尾根低,有效乳头5对以上,对称且排列整齐。楚雄撒坝猪性成熟早,公猪初情期3~4月龄,母猪5月龄开始发情;公猪配种年龄约6月龄,母猪约7月龄。
猪肉质细腻,味香可口,营养丰富。生猪屠宰后,胴体肌肉呈鲜红色,脂肪清亮,肌肉和脂肪指压具有弹性。
楚雄撒坝猪养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夏季短、春秋季长;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降水偏少、春夏旱重。
历史渊源
狩猎便是彝族生活的组成部分,狩猎而来的野猪,在猎物十分充沛的情况下,经彝族人养殖逐步演变成了家猪——撒坝猪。
楚雄撒坝猪属于乌金猪系具有耐粗饲,饲料利用率强,适应性和抗逆性强,肉质佳美等优点。主产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禄劝(1983年划归昆明)、武定、楚雄、南华、禄丰、姚安、大姚、双柏、牟定、永仁、元谋县,昆明市富民县、安宁县和东川地区也有分布。以禄劝县撒坝猪存栏数最多、且撒营盘镇(以前称撤坝)存栏数在全县乡镇中最高而得名。
1973年7月,根据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关于合办种猪场的决定》文件精神,楚雄彝族自治州种猪种鸡场正式成立,开启了撤坝猪品种选育和品种保护工作。
1983年6月,楚雄撒坝猪被录入《云南省畜禽品种志》,同年10月,原楚雄彝族自治州禄劝县划归昆明市,但撒坝猪8个家系种猪依然完整的保留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种猪种鸡场。
1986年,楚雄撒坝猪被录入《中国猪品种志》。
2006年,楚雄撒坝猪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2008年,楚雄彝族自治州种猪种鸡场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撒坝猪保种场。
2011年,楚雄撒坝猪被录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同时被云南省农业厅评为“云南六大名猪” 。
2014年,楚雄撒坝猪被载入“全国地域特色农产品普查备案”名录。
2016年,“楚雄撒坝猪”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生产情况
2016年,楚雄撒坝猪年出栏生猪50万头,年产猪肉3万吨。
产品荣誉
2017年1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楚雄撒坝猪”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严格遵守《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实行公共标识与地域产品名称相结合的使用制度。在保护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签定标志使用协议,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