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江都区特产-蛤蟆方酥

   日期:2024-05-17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129    评论:0    
核心提示:江都区特产-蛤蟆方酥蛤蟆方酥,江苏省名点。蛤蟆酥的主料是精白面。配料有绵白糖、大糟麻油或花生油、芝麻仁、香椽茶、食碱等。
QQ浏览器截图20240517100313
江都区特产-蛤蟆方酥
蛤蟆方酥,江苏省名点。蛤蟆酥的主料是精白面。配料有绵白糖、大糟麻油或花生油、芝麻仁、香椽茶、食碱等。
起源
古时候有一位江都茶食老板,做的蛤蟆酥既板又硬,怎么也卖不出去,这让老板大伤脑筋。这事被仙女庙的仙女知道了,她有心前来帮助。这天半夜,她就化作一朵祥云飘进茶食店,将自己身上的丝绢罗裙撕下一角,擦上一些脸上细润的脂粉,又洒了些香甜的酥油,然后卷了32层,叠得四四方方,放在心口,慢慢温炕,直炕得满屋飘香。熟睡的老板被这奇妙的香气袭醒,起床一看,只见案板上放着1只方酥。老板左看右瞧,猛然省悟,终于制出了香甜可口、酥脆异常的方酥,一下子成了人们喜爱的抢手货。
传说只能供给人们一些谈资笑料,。但江都茶食师傅将蛤蟆酥制成具有江都代表性的特色糕点,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制作时必须抓住3个关键。一是要根据季节特点,决定面肥大小,放碱多少,掌握和面水温及水量。二是抓住擀剂的关键,做到长、宽、厚一个样,拉齐后招头招在剂子的中间。三是注意烘焙,先以木柴空烧炉子,烧成熟后,刷炉膛,打炉油,待底火上下均匀后方能贴炉。烘焙时间要长达4个小时之久,且要上下受火均匀。火候掌握不好,不是掉炉报废,就是扒不下来,成块铲碎,故蛤蟆酥又叫“功夫酥”。
蛤蟆酥实在令人赞叹不已。看外表,上层芝麻粒粒饱满,晶莹透亮。内里层层相叠,薄如蝉翼。吃起来酥脆而不硬,绵软而不粘,入口即化,香甜怡人。好的蛤蟆酥,离地1尺落地,触地即碎,其脆其酥可见一斑。还有人编顺口溜赞扬说:形象蛤蟆,名酥姓方;馈赠亲朋,耐人品尝;脍炙人口,既甜且香;弹指即碎,层次感强;江都特产,誉满八方。好一首顺口溜,将蛤蟆方酥的特点、特色,都形象地概括了。
特色
莒南蛤蟆酥,正名莒南蟾酥,系指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物的加工品,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
蟾酥主产于莒南县,因产量居全国之首,故称为莒南蟾酥。据《重修莒志》记载:“蟾酥出莒南乡一带,品质特佳,产量最富。”日本五十年代颁布的药典——《日本药剂方》称“蟾酥产中国山东莒南温水泉”。莒南蟾酥多为圆状饼酥,扁圆形,直径9~10厘米,厚约1-1.5厘米,酥饼纯度高,外表光洁,呈半透明状,棕色或红褐色。
药理化验分析表明,莒南蛤蟆酥药效成份有三类:一是脂溶性成份含量约20%,主要是胆甾醇、B一谷甾醇、毒角甾醇等甾类。二是水溶性物质,主要是哚类生物碱等。三是含多种氨基酸、肾上腺素等成份。蟾酥药用价值很高,具有解毒开窍、消肿、强心利尿、止痛、兴奋中枢神经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腹痛神昏、疔疮、痈毒等数十种疑难病症及手术麻醉,外敷内服均可,不作煎剂。中成药“六神丸”、“蟾酥丸”、“梅花点舌丹’’以及日本的“红仁丹”、“救心丹”等药品,均以蟾酥为主药加工制成的。
莒南蛤蟆酥生产分为春秋两季,在立春至惊蛰或秋分至立冬时节。每到采酥季节来临,酥农们便携带特制的工具,在当地和蟾蜍资源较为充足的周围省份捕蟾采酥。十七世纪初,境内就有温水泉、王家庄子、赵家庄子等村的村民采酥。到1938年,温水泉村的酥农发展到300余人,全村采酥最高年产量达1500公斤。建国后,由于政府重视,南石桥、石汪沟等村的农民也从事蟾酥生产。1954年,全县蟾酥收购2000多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65年,沂蒙山区共收购蟾酥2200公斤,莒南县占83%。七十年代后采酥者减少,蟾酥产量大幅度下降。1975年,全县收购量只有441公斤。1994年,全县有12个乡镇70多个村数千人捕蟾采酥,范围扩展到辽宁、河北、山西、四川、云南、福建等省。
莒南蛤蟆酥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日本药剂方》中蟾酥的有效成份及质量检测标准,就是以莒南蟾酥样品制定的,被誉为“光东酥”。除供应国内药用外,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随着医学上对蟾酥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蟾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识。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