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罗定“土特产”香飘岭南

   日期:2024-10-20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250    评论:0    
核心提示:美丽田园中的稻穗海洋。资料图片金秋十月,硕果累累。随着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罗定秋收拉开了序幕甜软的稻米、嫩滑的鱼

美丽田园中的“稻穗海洋”。资料图片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随着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罗定秋收拉开了序幕——甜软的稻米、嫩滑的鱼腐、馥郁的肉桂、香酥的豆豉鸡、精巧的竹蒸笼……丰富物产昭示着又一年丰收。

近年来,从种植、加工到农业品牌的设计和推广,罗定发力现代化运营,“土特产”之路走得更稳更广,建起了产业园,壮大了龙头企业,凭借科技力量推动了产业升级,随着乡村游热潮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

以稻米为代表,罗定联动新技术、新观念、新探索,让“土特产”闯进广阔市场,实现了飞速发展,“罗定乡土、味动世界”的愿景越来越有实感。

●崔洪铭 罗轩 罗乡村

稻米出圈 礼赞丰收

广东的丰收季,少不了金灿灿的水稻,晶莹洁白、油润光泽的罗定稻米,更是本次活动的主角之一。寒露已过,罗定的晚造水稻绘就了大好“丰”光。

罗定,地处广东最大的盆地,是岭南稻作起源地之一。千年时光流转,稻耕文化深藏于罗定的城市底蕴之中。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新主体、新渠道的探索,无不彰显稻米产业的活力。今年,罗定水稻种植总面积达52.17万亩,预计产量可达24.79万吨。

伴着丰收的喜悦,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云浮市人民政府联合指导的云浮市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广东云浮·罗定稻米文化系列活动在罗定市人民广场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中国农业生产百名大县(市)”“广东粮食生产大县(市)”,罗定农业总量和农业品牌数等位居云浮市前列,自2012年举办首届稻米文化活动以来,已连续13年举办稻米文化活动,“罗定稻米”已成响亮品牌。

本次活动延续了往届稻米文化活动的展示展销,设置了云浮市乡村振兴、罗定市非遗项目展览和云浮“土特产”集市等区域。9月至11月,罗定市将结合广州公交和媒体资源,在广州举办广东·罗定稻米·土特产出村入城宣传推广活动,打造“移动的罗定广告牌”,同时各镇(街)将举办拔河、挑稻谷接力、农技等多形式的农民丰收运动会。

开幕式现场举行了喜话丰收、授荣授牌、结对共富、信息发布等仪式。“新农人”分享丰收故事和感言,2023年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代表及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企业代表等10人上台接受荣誉。32家签约公司上台签约共16个项目,签约金额超4.08亿元。

活动现场同时正式发布罗定稻米采购指南,该指南涵盖获得罗定稻米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授权的企业,详细罗列了各企业所在地、产品名称、预计产量和企业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还包含了主要品种的特色和亮点,让采购商和市民快速找到心仪的产品,无缝衔接产品供应商,实现“一键购米”。

好山好水 物阜民丰

得益于青山与曲水交织的地理优势,除了稻米,罗定还有许多“宝藏”好物。

据罗定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入了解本地乡土资源“家底”后,罗定做好全面产业规划布局,结合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正在打造特色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乡村特色产业竞争新优势。

近年来,罗定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已打造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包括“中国气候生态优品”罗定稻米、广东“三大山林特产”之一罗定肉桂、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的罗定豆豉、有700年历史的罗定皱纱鱼腐、占据全国80%出口量的泗纶蒸笼。

除了久负盛名的地标产品,还有各种特色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多认可。

在罗镜镇,5000多亩6万多棵黑榄撑起了产量450多吨的榄核产业;在黎少镇,2个“万亩荔园”飘香,全新品种“圣糯”引起市场浓厚兴趣;在䓣塘镇,好山好水孕育优质天子茶,酿出香飘大湾区的天谷酱油;还有连州茶、罗平桑叶茶、龙湾南药、附城千亩桑果等。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离不开品牌强农。“土特产”产业成长的过程中,罗定发力新技术、新观念、新探索,扶持龙头企业,又鼓励开发新产品、培育新农民,联结机制不断完善的同时,产业化的成效惠及了更多农业从业者。据统计,2023年,罗定市稻米、南药、肉桂、罗竹等特色产业实现年产值超50亿元。

融湾入海 品牌扬名

10月初的黄金周,罗定人气“爆棚”。赛龙舟、龙舟饭、美食夜市……一系列活动点燃了市民游客欢度国庆的热情。夜幕降临时,江滨公园旁的美食夜市格外热闹,“加益·益香手打柠檬茶”在一众摊位中格外热闹,吸引不少人前来“捧场”。

一杯柠檬茶,便能品山水美。加益镇“节庆摆摊”是探索“接二连三”现代化农业的一个缩影。当地开发研究柠檬红茶、柠檬干片、柠檬精油等轻加工产品,开设镇域直播间,又挖掘自摘柠檬园等休闲农业潜力,借力崛起的新式茶饮风潮,把柠檬茶饮店开进了城区。

从加益镇的实践可以看出,土特产“进城”,办法很多,思路很宽,关键是可行性和执行力度。

历史积淀了基础,品质成就了自信。凝聚起做强品牌的坚定决心,一众罗定“土特产”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蹄疾步稳——

罗定豆豉作为调味“扛把子”,搭乘RCEP等对外贸易东风,以罗定豆豉鸡为拳头产品的预制菜产业园拔地而起;

泗纶镇竹产业流程完善,搭乘电商快车飞速发展。如今,出口海外的平均每10个竹蒸笼中,就有8.5个产自泗纶镇,站在了“以竹代塑”的新风口;

罗定肉桂畅销海内外,连续多年超过全国肉桂产品出口总量的50%;

罗定茶企加大研发投入,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与国内外茶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天子茶载誉满满;

以“全国优质核雕原材料供应地”为目标,罗定核雕频繁亮相国内国际的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大会,与全国橄榄市场建立联系;

700年成就一道“吃鱼不见鱼”的美味,皱纱鱼腐名扬大湾区,“泷江鲜”传到了全国各地;

罗定独有的全新荔枝品种“圣糯”内外观品质极佳,收获从业者、专家一致好评,成为广东荔枝市场的“潜力新星”。

泷州大地,山水灵韵,孕育好物。小小“土特产”,滋味不俗,更迸发了强大的带富潜力。

■记者观察

让“土特产”之路越走越稳

无论是向深加工发力,还是探索市场的推广,抑或向文旅拓展可能性,都是把丰富的元素做成“一个产业”。以品质为基础,技术为支撑,品牌为依靠,营销为手段,罗定各类土特产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成一业、富一方的愿景慢慢照入现实。

方兴未艾的“土特产”,如同一片广阔的蓝海,精深加工技术和精细化产品则是“出海远航”的船舶。从种植和加工到农业品牌的设计和推广,罗定正寻求现代化、科学化的力量加持,让“土特产”之路走得更稳——

依靠科技力量实现产业升级。按照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等要求,高规格创建产业园,打造绿色优质产品链条;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和产业特点,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对接,以新主体引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合作方式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促进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农文旅融合发展写好“+”字文章。自带美学属性的稻田,成了文旅景观;“寻香而来,带桂而归”构成了罗定美丽田园精品游线的重要一环;荔枝林中的音乐会、露营为乡村渲染了浪漫气息……“土特产”的美食属性、美景属性、社交属性在乡村游热潮中进一步实现。

■数读

●本次稻米文化系列活动中,32家签约公司上台签约共16个项目,签约金额超4.08亿元

●罗定水稻种植良种覆盖率达98%,创建有机食品认证品牌2个,亚灿富香米等绿色食品认证品牌12个。今年,水稻种植总面积达52.17万亩,预计产量可达24.79万吨

●罗定已成功创建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5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15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2023年末,罗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示范区(广东罗定)验收通过,已获批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5个:罗定稻米、罗定肉桂、罗定皱纱鱼腐、罗定豆豉、泗纶蒸笼。

●2023年,罗定稻米、南药、肉桂、罗竹等特色产业实现年产值超50亿元。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