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山东省章丘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明水香稻是章丘市的名、优、特产品,盛产于明水百脉泉畔。稻田由1千米外的百脉泉水全年浇灌,被称为“泉头米”。其粒微黄、呈半透明状,颗粒饱满、米质坚硬、色泽透明、油润光亮;米饭吃起来十分爽口,清香之气能令人食欲大增,所以济南百姓俗称“香米”。具有很高营养功效,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明水香稻”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
明水香稻品质特点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即:香、优、鲜、爽、珍。
香:明水香稻米粒微黄,颗粒饱满,米质坚硬,色泽透明,油润光亮,香味浓郁,沁人心脾。其香味之浓,为其他香米所不及,此为明水香稻之最大特点,是由明水香稻品种本身之种性所致,更与当地特殊的水质和土质紧密相关。
优:明水香稻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香米香味奇特,且有挥发性,蒸煮米饭时拌合少许,米饭柔软浓香,清香四溢。香米味甘性平,具有补脾、健胃、清肺等医药功能,被誉为“粮中珍品”。
鲜:明水香稻颜色鲜明,蒸色奶白。
爽:明水香稻食之不腻,味道鲜美,清爽可口,令人增进食欲。
珍:明水香稻产量极低(一般亩产只有300千克/亩),而且,其香性等品质特点,与当地的水质和土壤密切相关,唯独“百脉泉”泉头之地生长最佳;另外,受自然资源制约:一是品种制约,产量较低。二是受明水泉水资源制约,产地较小。一直以来,其种质资源稀少、产地面积较小。“大红芒”因产量较低,已经很少种植,几乎面临绝种的危险。
历史渊源编辑
明水香稻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章丘“百脉泉”泉头特殊质地土壤生长的香味殊浓的农家稻品种,故又称“泉头米”。
据《济南府志》记载:“稻非此地常产,历章诸处稍稍有之,其美者则以章丘明水为最。”又据《章丘县志》记载: “稻谷有黄白两种。”明水香稻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其米色洁白,食之可口,香气馥郁,自古就有“一株开花满坡香,一家煮饭香满庄”的美誉。
香稻,是稻米的一种特殊品种。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记载:“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天,不足尚也。”明水香稻属此类。
历史上因种种条件影响,明水香稻产地少,产量低,亩产仅一二百斤,成为稀物。相传明水相稻自明代以来,就是向朝廷缴纳的贡品,百姓是无缘问津的。
解放前,明水香稻已濒于绝种。解放后,国家注意了香稻的研究,进行了遗传试验,培育出可以大面积播种并能高产的“辐香一号”香稻品种,已达亩产七百多斤的高记录。
专用标志使用
章丘市境域范围内所有的明水香稻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明水香稻”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章丘市优质粮食协会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