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庄杠六九西红柿
夏庄杠六九西红柿,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夏庄杠六九西红柿已经有数十年的栽培历史,1972年由青岛市农科院专家培育的一个常规品种,在城阳夏庄试种成功,当时育苗的编号为69,又是在1972年培育出来的,所以被称为72—69。其主要特点是青肩红身、质厚、味甘、酸度适中。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夏庄杠六九西红柿”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夏庄杠六九西红柿属有限生长类型,其果实扁圆、大红色、有青肩,中熟即可生食,单果重140克左右,产量较低,平均亩产仅仅为8000斤左右;72—69是中国生长周期最长的西红柿,生长周期为6个月,早熟,适宜早春保护地栽培,通常最早一批每年11月份育种,来年4月份采摘。但该品种风味品质优良,营养价值丰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5—5%。
历史渊源
20世纪70年代,原青岛市农科所在选育出的优质西红柿品种,编号为69。
1972年,在原崂山区夏庄镇东古镇村试种成功,简称:72—69,是中国最适宜生食的品种。品种选育几年后,农科院专家在夏庄以外的几个地区试种,其口感、色泽与之大相径庭,尤其在夏庄表现较好。
20世纪80年代,杠六九种植达到顶峰。此后,由于复种率提高,加上杠六九本身产量低、耐菌差、种植技术要求高等原因,菜农种植热情降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为复原保护这个当地历史品种,青岛夏庄杠六九西红柿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了“夏庄杠六九”商标,在夏庄地区统一提纯品种,直接用合作社自己按原种级标准生产的种子;引进台湾有机农法栽培技术,以红糖、豆浆、鱼蛋白和微生物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每亩肥料投入达6000多元,此肥料改善了土壤质量、减少了病虫害;最大减少农药使用,用药频率、浓度减至最低水平。
2009年4月,合作社开始使用手机扫描二维QR码电子标识,该系统是青岛市首家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通过手机扫描电子标识或登录网站可以查到每一个西红柿从育种到采收的整个生长过程和生产社员,确保每一个西红柿到了消费者的餐桌上安全放心。
专用标志使用
在本规范划定的地域范围内夏庄杠六九西红柿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夏庄杠六九西红柿农产品地理标志,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1号)规定,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青岛夏庄杠六九西红柿专业合作社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夏庄杠六九西红柿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