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稻米
我国著名的优质水稻之一,原产于天津南郊小站地区,始于宋辽时期,成名于清朝末年,曾作为宫庭御膳米。当年军事重镇“小站”位于此地,故名为小站稻。“白里透青,油光发亮、粘香适口,回味甘醇”是小站稻的特有风味。
简介
天津栽种水稻已有近2000年历史。据史籍记载,东汉建武年间,古渔阳太守张堪,就曾开垦稻田约5万公顷,劝民耕种。唐代开元年间,在蓟县(即古渔阳)盘山曾建千像寺,遗址幸存古碑,碑文记载:“夫幽燕之分,列郡有四,蓟门为上。地方千里,籍冠百城。红稻香粳,实鱼盐之沃壤”。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天津巡抚汪应蛟曾在葛沽、白塘口一带开田300余公倾,其中近一半是稻田。后又由此扩展到何家圈、双港、辛庄、羊马头、大任庄、咸水沽、泥沽、盘沽(明代地名)等处。此后,天津直隶巡按御史左光斗等,也曾在这一带试种过水田。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徐光启弃官告病,乞休到津,他曾研究过天文、水利、历算、测量学。受徐贞明所著《潞水客谈》的影响,认为在天津开田种稻是一救国良策。初入津门,所见“荒田无数”,慨叹万分。便沿海河村庄踏勘荒地,访问老农、屯田兵和居民,了解开垦、播种、壅肥之术,随闻随笔记直至葛沽,取得了许多经验。他把一半土地作为水田,将水稻“南种北引”并从上海老家请来孙彪等数名“田师”来津种稻传艺,成为天津开田种稻之先驱。经三年“南稻北移”的科学实验,天津水稻产区逐渐形成。他的后人徐骥曾云:“人遂有仿而行之者”。
典故
1863年(清同治十三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命淮军提督周盛传部驻马厂修筑塘沽新城。他们在来往途中“量地设站,四十里一大站,十里一小站”。今小站镇故由此得名。周盛传为了筹补军饷,在小站、葛沽、白塘口一带垦田种稻,他承先人种稻之衣钵,开挖毛渠,拉荒洗碱,引进良种。经长期培育,终于生产出银珠粒粒的“小站稻”。
特性
小站稻米,禾本科一年生植物。属粳米中之优良品种,晶莹如珠,米香浓郁,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名产”。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较多的纤维素和丰富的日族维生素,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作为烹饪原料,不仅可作煮粥、蒸饭之用,还因它有黏性,也可磨粉供制糕团或与糯米掺用。作菜点原料。中医称其味甘性平、微寒,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有除燥渴、止泻痢、健筋骨和清五脏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