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菜
谭家菜是中国最著名的官府菜之一,谭家菜是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传筵席,因其是同治二年的榜眼,又称“榜眼菜”。
谭家菜烹制方法以烧、炖、煨、靠、蒸为主,谭家菜“长于干货发制”,“精于高汤老火烹饪海八珍”。
创始人编辑
谭家菜由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人所创。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广东南海县人谭宗浚,殿试中一甲二名进士(榜眼),入京师翰林院为官。居西四羊肉胡同,后督学四川,后又充任江南副考官。谭宗浚一生酷爱珍馐美味,亦好客酬友,常于家中作西园雅集,亲自督点,炮龙蒸凤,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翰林创造的“菜”自此发祥。他与儿子刻意饮食并以重金礼聘京师名厨,得其烹饪技艺,将广东菜与北京菜相结合而自成一派。
发展史
初期的谭家菜
一九零九年,谭宗浚之子谭瑑青返京,自西四羊肉胡同搬至米市胡同,与三姨太赵荔凤沉迷膏粱,依谭府“谭家菜”的味极醇美和谭府的翰林地位,聚京师官僚饮馔,使得京师官僚假谭府宴客成为时尚,中国餐饮界的私家会馆由此发端,“谭家菜”走向社会、对外营业。“谭家菜”坚持以“选料精、下料狠、做功细、火候足、口味纯”的门规数十年如一日,当红其时,获“食界无口不夸谭”的美誉。到了三十年代更是名声大震,当时的政界、军界、商界、文化界的名流要人,以用“谭家菜”宴客为光宠,即使提前半月预订也不嫌迟。京师外的人也要想方设法以品尝“谭家菜”为快。
“谭家菜”在形成的初期,只是作为一种家庭菜肴。清亡后,谭家逐渐败落。但是在饮食方面,谭宗浚之子却不愿意稍有收敛,但坐食山空,以后实在维持不下去了,便悄悄地承办家庭宴席,但碍于面子,还不肯挂出“餐馆”的招牌,不过生意却日益兴隆。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慕名而来,以重金求其备宴。“谭家菜”通过这样的家庭小宴而流传到社会上来。渐渐地“谭家菜”已成历久不衰的时尚招牌菜,故此社会上曾一直流传有“戏界无腔不学谭(谭叫天即谭鑫培)、食界无口不夸谭(指谭家菜)”。
谭家菜的发展
一九四三年、一九四六年谭瑑青、赵荔凤相继辞世,小姐谭令柔主持、家厨彭长海掌灶,继续经营。一九四九年谭令柔参加公干,家厨彭长海(红案)、崔鸣鹤(冷荤)、吴秀全(白案),搬出谭宅,在果子巷经营“谭家菜”。一九五四年彭长海、崔鸣鹤、吴秀全,参加公私合营,“谭家菜”自果子巷迁往西单“恩承居”。一九五七年,西单商场扩建,“曲园酒楼”并入“恩承居”,自此一居两菜。一九五八年,周恩来同志亲自安排“谭家菜”驻北京饭店西七楼。
时至今日,谭家菜被完好地继承了下来,并获得了新的发展。做为中国官府菜中的一个最突出的典型,谭家菜不仅赢得了许多国内外老饕的赞美,也引起了不少烹饪研究家的兴趣。从中国烹饪历史角度说,谭家菜是一块活化石,提供了一份研究清代官府菜的最完整而准确的资料。
文化
谭家菜是靠味道的鲜美和质地的软嫩而获得人们一致赞扬的。报刊对于谭家菜曾有“其味之鲜美可口,虽南面王不易也”的评价。当时订谭家菜宴席,必须转托同谭 青相熟之人。通常谭家菜的价格是一般中产之家不敢问津的。
北京历来为首善之区,人文荟萃,各方面的历史人物云集,无论政界、军界、财界,炙手可热的名人很多,“口之于味有同嗜”,都想来尝尝谭家菜。第一次吃得好,第二次还想来。因此谭家菜的生意从未清淡过。外地人,也要想方设法以吃到谭家菜为快。 吃谭家菜有一个条件,不管就餐者与谭家是否相识,都要给主人多设一个座位,主人也总是要来尝上几口,以这种形式,来表示“我这里并不是饭馆”。其目的,当然不过是维护自己的面子罢了。
谭家菜贵则贵,但燕窝鱼翅,山珍海味,俱是拿手菜;所有器皿,古色古香,都是顶上古瓷;一间客厅,三间餐室,家具皆花梨紫檀;古玩满架,盆景玲珑,四壁是名人字画,室雅花香,设备齐全,绝非一般餐馆可比拟。 因此,凡吃过谭家菜者,皆称“不为妄费”。
特点
基本做法
北京菜中,不但包含了世界著名的宫廷菜,而且还包含了一批精美的由私家烹调出名的官府菜。谭家菜作为一种官府菜能流传下来实属不易。在20世纪初,京城最出名的三大私家烹饪:军界的"段家菜"、财政界的"王家菜"、银行界的"任家菜"都随着官府老爷的盛衰而起落,最终灰飞烟灭。而谭家菜,这个清朝官僚家庭产生的私家菜却由于独树一帜的色、香、形等特点得以扎根京城。
谭家菜咸甜适口,南北均宜,调料讲究原汁原味,制作讲究火候足、下料狠,菜肴软烂、因而味道鲜美、质地软嫩。口感醇厚、绵润、本色。中庸和平,讲究原汁原味,谭家菜自成菜系,有菜品近三百种,以发制烹调海味菜最有名。尤其是谭家菜中的清汤燕菜更有其独道之处。
谭家菜在烹调中往往是糖、盐各半,以甜提鲜,以咸提香,做出的菜肴口味适中,鲜美可口,无论南方人、北方人都爱吃。谭家菜的另一个特点,是讲究原汁原味。烹制谭家菜很少用花椒一类的香料炝锅,也很少在菜做成后,再撒放胡椒粉一类的调料。吃谭家菜,讲究的是吃鸡就要品鸡味,吃鱼就要尝鱼鲜,绝不能用其他异味、怪味来干扰菜肴的本味。在焖菜时,绝对不能续汤或兑汁,否则,便谈不上原汁了。
谭家菜是家庭菜肴,讲究慢火细做,不象一般菜馆里的菜,出于经营的需要,多是急火速成。而在谭家菜中,采用较多的烹饪方法是烧、烩、焖、蒸、扒、煎、烤,以及羹汤等,而很少有爆炒类的菜肴,亦不讲究抖勺、翻勺等技术。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想吃谭家菜还得事先预定为最理想,给厨师留出充足的备料、制作时间。
烹制
谭家菜以燕窝和鱼翅的烹制最为有名。其保留翰林府家庭制做方法,鱼翅全凭温水泡透、发透,决不用火碱急发,以免破坏营养成分。凡传统中国菜,都需用厨师精心“吊”制的高汤来烹制,尤其是鱼翅类山珍海味。谭家菜吊汤是用整鸡(农家养柴母鸡)、整鸭、干贝、火腿按比例下锅,用火工二日,将鸡、鸭完全熬化,溶于汤中,过细箩,出醇汤,将鱼翅放入汤中,用文火靠上一日,整个鱼翅烹制过程需三日火工。这样焖出来的鱼翅,汁浓、味厚,吃着柔软濡滑,极为鲜美。在谭家菜中,鱼翅的烹制方法即有十几种之多,如"三丝鱼翅"、"蟹黄鱼翅"、"沙锅鱼翅"、"清炖鱼翅"、"浓汤鱼翅"、"海烩鱼翅"等等。鱼翅全凭冷、热水泡透发透,毫无腥味,制成后,翅肉软烂,味极醇美。而在所有鱼翅菜中,又以“黄焖鱼翅”最为上乘。这道菜选用珍贵的黄肉翅(即吕宋黄)来做,讲究吃整翅,一只鱼翅要在火上焖几个小时。谭府鱼翅菜金黄发亮,浓鲜绵润,味厚不腻,口感醇美,余味悠长。
清汤燕窝
谭家菜中的"清汤燕窝"更有独到之处。它不采取用碱涨发燕窝的办法,虽然那样发出的燕窝颜色白,量也显
得多,但是营养受到很大的损失。这个菜的做法是:用温水将燕窝浸泡三小时,再用清水反复冲漂,非常细心的择尽燕毛和杂质。待燕窝泡发好后,放在一个大汤碗内,注入半斤鸡汤,上笼蒸二十至三十分钟左右,取出分装在小汤碗内。再把以鸡、鸭、肘子、干贝、火腿等料熬成的清汤烧开,加入适量的料酒、白糖、盐,兑好味,盛入小汤碗内,每碗撒上几跟切得很细的火腿丝,即可上桌。此菜汤清如水,略带米黄色,味道鲜美,燕窝软滑不碎,营养价值很高,是谭家菜中的代表作。
相传,要吃谭家菜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请客一定要连谭家的主人请在内,据说谭家每次承办三桌席,不管每餐的就餐者与谭家是否相识,都要给谭家主人多设一个座位,谭家主人也总是要来尝上几口。要吃谭家菜,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便是无论吃客有多大的权位,都需走进谭家门来吃谭家菜。曾有很多名流在京城请客,希望谭家厨师能出“外会”,均遭到拒绝。
美食美器
谭家菜讲究美食美器,而且大部分菜品都用精致的器具分盛,顾客一人一份,这样的分餐办法很讲究卫生。品尝谭家菜也非常注重环境,尤其要布置得室雅花香,让顾客受到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正因为谭家菜与众不同,曾有人发出"人类饮食文明,到此为一顶峰"的赞叹。
菜馆介绍
挂满红灯笼的街巷深处,经营谭家菜的谭华轩,以其古色幽香、高雅不凡的景观彰显出豪门富贵的气派。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清末民初,仕途不畅却酷爱珍馐美味的谭宗浚父子仍身居这山石流水的院落、神采飞扬的走廊和嵌凤雕龙的家宴式厅堂之中,用“食界无口不夸谭”的谭家菜来宴酬同僚……
香味诱人的“黄焖鱼翅”,所用的鸡汤底是北京西山的走地母鸡熬制,金黄而透亮,鲜浓而不腻口,入口后的鲜美余韵悠长。
其鱼翅选用珍贵的“吕宋黄”,经特殊处理后焖6小时以上,会产生柔软糯滑的最佳口感。食客们先以“叉烧肉”、“红烧鸭肝”、“蒜蓉干贝”、“五香鱼”、“软炸鸡”、“烤香肠”等为酒菜,上好的绍兴黄酒饮到二成之后,再品这道“黄焖鱼翅”,感觉尤佳。
“清汤燕窝”更有其独到之处。用温水将燕窝浸泡3小时,再用清水反复冲漂,细致入微地择尽燕毛和杂质。燕窝泡发好后,放在大汤碗内,注入半斤鸡汤,上笼蒸20至30分钟,取出分装在小汤碗内。然后再把以鸡、鸭、肘子、干贝、火腿等料熬成的清汤烧开,加入料酒、白糖、盐,兑好味,盛入小碗内,撒上几根切得精细的火腿丝。菜汤清如水,略呈米黄色,味道鲜美,燕窝软滑而不碎,营养价值极高。
谭家菜讲究烹饪从不用剧烈的方法,而是烧、焖、蒸、烤以及羹汤等,不宜爆炒。烹饪的调料极其简单,只用盐和糖,以甜提鲜,以咸提香,调出极为鲜美的味道。正所谓“海边天色清醇晚,淡淡鲜腥剪剪风”。
人称谭家菜“黄焖鱼翅”、“清汤燕窝”、“扒大乌参”等系列佳肴为“功夫菜”,每道菜都具有精雕细刻的精当之特点。著名画家张大千尤其欣赏“黄焖鱼翅”,曾多次托人到谭府买得刚出锅的“黄焖鱼翅”空运回去享用。近百年来,多少名人雅士莫不对谭家菜产生偏嗜。
自“银锭观山”胜景佳境依后海湖北岸顺水西游,欣然于婀娜垂柳与水色相应之中,沿鸦儿胡同“曲径通幽”,漫步于钟鼓楼与德胜门相连的鼓楼西大街,在西藏驻京办事处东面,便是富丽堂皇的谭华轩。
谭华轩决定把“空谷幽兰,密林灵芝”般的“谭家菜”作为一种文化,通过装饰精美、古香飘逸、古色宜人的“谭华轩”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
各代传人
第一代传人
谭宗浚的儿子谭篆青及夫人赵荔凤
第二代传人
谭家家厨彭长海
第三代传人
彭长海的徒弟陈玉亮、王炳和、刘京生
王炳和,1954年出生,现任北京饭店谭家菜掌门人,高级烹调技师、北京市烹饪大师。三十多年来他不但掌握了谭家菜的烹调技术并不断创新由原来的百余种发展到今天的三百多种。其代表作品有“清汤燕菜”、“黄焖鱼翅”、“罗汉大虾”、“柴把鸭子”等。
2000—2001年,连续两年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
2002年,荣获了第九届“首都旅游紫禁杯”最佳个人奖。
2003年,荣获了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学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最佳厨师奖“。
2004年,被授予了“首都劳动技能奖章”。
2004年,荣获了“北京烹饪大师称号”
2006年,荣获了“北京特级烹饪大师称号”
2007年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称号
2009年为发展我国餐饮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国务院特决定发给政府特殊津贴。
2011年北京市商业服务业中华传统技艺技能大师。
王炳和还多次为国宴和政要名流服务,曾应邀到美国、香港、韩国表演展示谭家菜,受到极高的评价。
第四代传人
刘忠
刘忠,1972年出生,现任北京饭店谭家菜厨师长,中餐高级烹饪技师,
中国饭店协会烹饪大师,担任中国民促会饮食文化委员会“2012低碳饮食与食品安全论坛”菜品制作评委。
1990年参加工作。一直工作于北京饭店谭家菜餐厅学习厨艺。有幸拜现任谭家菜掌门人,谭家菜第三代传人王炳和为师,收为关门弟子。
工作期间,服务过90年亚运会,参与多次大型国宴的制作,服务过多位国家领导人。2002年随王炳和师傅一起赴香港君悦酒店圆满完成“谭家菜美食月”,接待许多国际和香港知名人士。2004年被评为中国名酒店组织优秀厨师奖金牌。2005年至2009年先后担任深圳谭家菜餐饮有限公司及杭州萧山国际酒店谭家菜的总厨工作。2009年任北京饭店谭家菜厨师长。2012年率队在香港马会成功举办美食节,深受马会会员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