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大米
辽中大米,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原辽中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辽中大米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因辽中特有的土壤、气候、温度、湿度和纬度关系,辽中的大米为一季大米,米粒为椭圆形或长圆形,米粒晶莹透明,蒸煮时,饭粒完整,柔软油润,浓香持久,米饭冷后不返生且有黏性,具有“香、软、弹、滑”的特点。
2014年09月0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辽中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辽中大米米粒饱满,晶莹透明,蒸煮出来的饭粒完整,柔软油润,浓香持久,米饭凉后不返生且有黏性。辽中大米不仅种植较早,质量好,且营养价值高,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因为辽中的气候比南方冷一些,大米生长期较长,吸收土壤里的各种微量元素多,因此辽中大米口感好。
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十年(1653年),从关内迁来大批移民到辽中落户开荒。起初种植旱稻,后引进水,用辽河水灌溉稻田,碾磨出来的米晶莹剔透,煮出的粥呈淡绿色,糯性大。蒸煮出来的米饭,柔软油润,气味芳香持久,口感极佳,在当时有相当的知名度,留下了“清凌凌辽河水,粒粒大米香”的口碑。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辽中大米被清政府作为官粮征用,并派出镶黄旗一部(清八旗军的一旗)负责辽中大米的征收与保管。在今沈阳市辽中区辽河西重镇满都户建了官粮窖(粮库),征用的大米用于作战将士的食用以及奖赏作战有功的将士。满都户镇的官粮窖村和潘家堡镇的黄旗堡村由此而得名。
产品荣誉
2014年09月0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辽中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辽中大米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辽中大米的检测机构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