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块菌
攀枝花块菌,四川省攀枝花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松露系国际通用名,又名块菌,是寄生在华山松、栎类植物根部的一种真菌,俗称无娘藤、无娘果、猪拱菌等。欧洲人将松露与鱼子酱、鹅肝并列“世界三大珍肴”,被追捧者称为“来自天堂的味道”,是世界珍稀宝贵的地下真菌资源。在中国,松露主要分布在云南及四川的攀西部分地区。其中,以四川攀枝花为中心,方圆200千米范围内是中国松露的核心产区,因此攀枝花被称为中国松露之乡。
攀枝花块菌资源有近20余种,约占中国块菌资源的40%。其中,攀枝花白块菌是到国内发现唯一具有巨大商业潜力的白色块菌新种。
2013年09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攀枝花块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攀枝花块茵,也称松露,香味独特,具有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癌活性、抑制癌细胞、激发脑细胞活力、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益胃、壮阳、补肾、清神、止血、疗痔等奇效。块菌在世界上已有上千年的食用历史,在欧美号称“黑色金刚石”,它与鱼子酱、鹅肝酱同誉为世界三大食用珍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是老少皆宜的上等珍品。
历史渊源编辑
块菌,商品名松露,是世界公认的顶级食材,被誉为“林中黑钻石”。但由于对生长环境要求极其苛刻,因此,实现块菌人工种植难度极大。攀枝花块菌资源有近20余种,约占中国块菌资源的40%。其中,印度块菌和攀枝花白块菌产量较高。通常每年6月至8月,这里的块菌子实体迅速发育,11月开始逐渐成熟。
攀枝花块菌有着辉煌的历史。产量最高时,年产量可达110吨,约占中国总产量的30%,四川总产量的55%。但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受商业利益驱动,攀枝花块菌被无序疯狂采挖,产量下滑、品质下降。攀枝花的块菌资源日渐匮乏,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开展块菌人工种植研究势在必行。
2007年,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开始在盐边县新九乡开展块菌人工种植试验。
为保护野生块菌资源,从2009年开始,攀枝花市林业局就发布关于规范块菌(松露)采集管理的通告:根据四川省市专家研究认定,攀枝花块菌(松露)成熟期在每年12月,采集应在每年12月1日后进行,应只采集成熟的,严禁挖光,直径2厘米以下的严禁采集;会东县人民政府出台松露资源保护管理文件:松露采集期为当年的10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并且不应当采集、收购、生产、加工、销售直径小于1厘米的松露;违者分别由公安机关、县林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处罚。
2017年11月,攀枝花经过补植、改土、灌溉等一系列艰辛的管理工作,十年磨一“菌”,终于在2017年11月产出松露。
产品荣誉
2008年,攀枝花市获得了“中国块菌之乡”认证。
2013年09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攀枝花块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攀枝花块菌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攀枝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攀枝花块菌的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