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口大米
黄河口大米,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河口大米,米粒外观质硬、饱满、均匀一致,色泽晶莹透亮,粒型长方短柱状,长约0.5厘米,宽0.27厘米;米饭粒完整,胶稠度高,具有弹韧不粘、气味甘醇清香等特点。出糙率和整精率高,加工性好。
2011年12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黄河口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品质特性
黄河口大米,米粒外观质硬、饱满、均匀一致,色泽晶莹透亮,粒型长方短柱状,长约0.5厘米,宽0.27厘米;米饭粒完整,胶稠度高,具有弹韧不粘、气味甘醇清香等特点。出糙率和整精率高,加工性好。
历史渊源
1964年,为充分利用黄河水源,改变沿黄地区生产条件,垦利县宁海公社首先试种水稻成功。
20世纪70年代,垦利县水稻种植逐步扩大到胜坨、高盖等乡。
1989年,山东省首家水稻示范农场在垦利县成立,进行大规模稻田开发和良种繁育、技术研发。
专用标志使用
地域保护范围内的“黄河口大米”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黄河口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其图案时,须向垦利县农学会提出申请,并按照“黄河口大米”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包装用材料应符合GB11680规定,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