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中国广东、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区。也广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各地,日本也产。
该种生池沼、水田或水沟的淤泥中,有时漂浮于深水面上。可供药用,茎叶入药可治胎毒,消痰积;嫩叶可做蔬菜。
形态特征
植株幼嫩时呈绿色,多汁柔软,由于水湿条件不同,形态差异较大,高可达7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以一簇粗根着生于淤泥。
叶簇生,二型。不育叶的柄长3-40厘米,粗10-13厘米,绿色,圆柱形,肉质,不膨胀,上下几相等,光滑无毛,干后压扁;叶片直立或幼时漂浮,有时略短于能育叶,狭长圆形,长6-30厘米,宽3-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二至四回羽状深裂,裂片5-8对,互生,斜展,彼此远离,下部1-2对羽片较大,长可达10厘米,宽可达6.5厘米,卵形或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心脏形或近平截,一至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2-5对,互生,斜展,彼此分开或接近,阔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可达35厘米,宽可达3厘米,先端渐尖、急尖或圆纯,基部圆截形,有短柄,两侧有狭翅,下延于羽轴,深裂;末回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可达2厘米,宽可达6毫米,急尖头或圆钝头,基部均沿末回羽轴下延成阔翅,全缘,彼此疏离;第二对羽片距基部一对3-5厘米,向上各对羽片均与基部羽片同形而逐渐变小。能育叶的柄与不育叶的相同;叶片长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15-40厘米,宽10-2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或圆截形,二三回羽状深裂;羽片3-8对,互生,斜展,具柄,下部1-2对羽片最大,长可达14厘米,宽可达6厘米,卵形或长三角形,柄长可达2厘米;第二对羽片距第一对1.5-6厘米,向上各对羽片均逐渐变小,一至二回分裂;裂片狭线形,渐尖头,角果状,长可达1.5-4(6)厘米,宽不超过2毫米,边缘薄而透明,无色,强度反卷达于主脉,好像假囊群盖。主脉两侧的小脉联结成网状,网眼2-3行,为狭长的五角形或六角形,不具内藏小脉。叶干后为软草质,绿色,两面均无毛;叶轴及各回羽轴与叶柄同色,光滑。
孢子囊沿能育叶的裂片主脉两侧的网眼着生,稀疏,棕色,幼时为连续不断的反卷叶缘所覆盖,成熟后多少张开,露出孢子囊。孢子四面体形,不具周壁,外壁很厚,分内外层,外层具肋条状纹饰,按一定方向排列。染色体2n=156。
生长环境
生池沼、水田或水沟的淤泥中,有时漂浮于深水面上。水蕨在冬季会进入休眠期,表现为叶片全部枯萎但水体内的根茎则继续存活;在温差较大的环境里适应性较强,有时在10℃左右的低温环境下存活,生长最适温为22-35℃左右,相对湿度最低必须在85%以上,同时水蕨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强度没有特殊要求,全光照和遮荫条件下都可以生长,但在简单荫蔽的条件下生长更旺盛,一般光照强度在1200lx以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区。也广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各地,日本也产。
繁殖方法
营养繁殖是水蕨最简易便捷的繁殖方式。水蕨植株在老叶上常长出不定芽,即芽孢,芽孢可发育成新的植株。这些小植株具有完整的根、茎、叶,是一个完整的植株。长到3-4片叶时,可将其剪下用普通、不渗水的容器如水杯进行培养。在水杯底部垫置一层淤泥,将根部埋入泥中,然后向水杯中注入一层浅水即可。为使植株生长迅速,可施用少量化肥促其生长。
栽培技术
自然情况下,水蕨通常生长在沼泽或水边沙石淤泥上。人工栽培时,需在水池或水缸底部先垫置一层富含腐殖质的淤泥,淤泥厚度以能盖住植株根部为准。种植好的植株必须保证有1/2以上的部位露出水面,种植前期为防止植株倒斜,可用石子压住植株根部。
水蕨属于水生型植物,人工栽培管理比较容易。植株定植后处于一种放养状态,可与一般的浅水生型植物如卤蕨、睡莲、菖蒲、水芋等一起种植,但应保证充足的供水。由于植株有休眠特性,冬季其地上部位枯萎,可将枯萎部分直接埋入植株根部淤泥中,可供给来年的养分。
病虫防治
水蕨病害发生较少。主要虫害是蜗牛、福寿螺啃食植物幼叶。水蕨叶片肥嫩多汁且没有表皮毛或鳞片保护,是啮食类害虫的主要取食对象。
防治方法:①淤泥及腐殖质先用生石灰除虫,清洁栽培场所周围的沟渠并施撒生石灰,除掉杂草,以减少害虫滋生。②人工捕捉成贝和幼贝。③撒施8%灭蜗灵颗粒剂或10%多聚乙醛颗粒剂防治。
主要价值编辑
水蕨根茎短,绿色多汁,叶近根生,有营养叶和孢子叶2种,孢子叶里有大量孢子。水蕨可制成可口的菜肴;由于造型美观和稀有,也常用作园艺观叶植物;还可药用,有活血,解毒,治痞积、痢疾、胎毒和跌打损伤等功能。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可供开发和利用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