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红鳍东方鲀
大连红鳍东方鲀,辽宁省大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东方鲀俗称河豚鱼,是鲀形目中种类最多、经济价值最高的一个大类,在中国沿海分布约有18种,红鳍东方鲀就是其中最为名贵、毒性最小的一种。河豚鱼肌肉洁白如霜,滑腻似脂,滋味腴美,营养丰富。中医药学还认为,其味甘,性温,有毒,入足厥阴经,“主补虚,去湿气,理脚腰,去痔疾,杀虫”,可以消肿、去疳、降血压,恢复体力,对于麻风、癌瘤、心血管疾病亦有显效。
大连民间素有喜食河豚的风俗,河豚鱼在大连地区可谓家喻户晓,老百姓亲切的称之为“艇巴肘”。河豚的味道鲜美,有着“百鱼之王”之称。
2010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大连红鳍东方鲀”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外在感官
大连红鳍东方鲀体呈圆筒形,稍侧扁,体前部粗圆,向后渐细,尾柄呈圆锥状。体表无鳞,体背部呈黑褐色,腹面乳白色,全身长有小棘,胸鳍后体侧有灰白色边的黑色大型胸斑,胸斑前后散布大小不一黑色圆斑和条纹,呈虎纹状,花纹十分显著清晰,色泽鲜明。鱼体反应敏捷,遇刺激能吸水膨胀为球状浮于水面,养成鱼经过剪牙处理。经加工处理后的肉质滑嫩,晶莹透明,鱼皮触感柔滑细薄,有弹性。商品鱼体重为700克以上。
历史渊源
大连民间素有喜食河豚的风俗,河豚鱼在大连地区可谓家喻户晓,老百姓亲切的称之为“艇巴肘”。
盛唐时期,全国各地盛行吃鱼脍(即生鱼片),在那时鱼脍不仅是王侯权贵宴会上的珍馐,也是士大夫与平民百姓家中的菜馔。大连古时候是个小渔村,在唐朝初被称为“三山浦”,唐代中叶又易名“青泥浦”,盛产河豚鱼等各式海鲜,人们一直以海鲜为食。在盛唐文化的影响下,大连当地人将河豚鱼肉作成鱼脍美食款待亲朋,被公认为味道最鲜美的鱼脍,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美食产品。河豚鱼脍美食更是吸引了无数日本的遣唐使和商旅者,美味令其流连忘返。
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以后,河豚鱼日式料理饮食文化随着日本侵略者在大连的殖民统治迅速传播开来,直到解放后,大连一直是河豚鱼饮食文化的中心。
因为河豚鱼有毒,在中国历来严禁食用,所以对它的研究和利用起步较晚。1993年底,卫生部、农业部联合组成“全国河豚鱼卫生管理协作组”开展河豚鱼卫生管理与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大连作为河豚鱼重点开发利用地区。
1996年,大连地区的大连宾馆、割烹清水和北方宾馆等饭店被卫生部列为首批河豚鱼人体试食试验单位。
2001年,大连成立了国内首家以河豚鱼饮食文化为主的专营料理店,成为大连最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形象之一,受到国内外食客的欢迎,并受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题词“天正河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天然红鳍东方鲀捕捞量迅速减少。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红鳍东方鲀人工养殖和育苗技术获得成功。
20世纪90年以后,大连市龙头企业和青岛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进行了日本红鳍东方鲀纯种卵的引进、育苗和养成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连龙头企业在大连大窑湾海域率先进行网箱养殖红鳍东方鲀获得成功。
2000年以来,开始在大李家海域采用大规格金属网箱和“陆海接力”高效养殖模式养殖红鳍东方鲀,产品的规格和质量得到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