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肠
烟台海肠,山东省烟台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烟台市地处中纬度,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濒临黄海与渤海之间,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2.6℃,气温变化范围在-12.8-36.9℃。年平均降水量672.5毫米,适宜海肠生长。烟台海肠,体呈圆筒状,体前端略细,后端钝圆。体表有许多疣状突起,略呈环状排列。吻能伸缩,短小,匙状,与躯干无明显界限。体色鲜亮,体壁光滑、柔韧,富有弹性,通体呈紫红色或棕红色。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烟台海肠”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烟台海肠,体呈圆筒状,体前端略细,后端钝圆。体表有许多疣状突起,略呈环状排列。吻能伸缩,短小,匙状,与躯干无明显界限。体色鲜亮,体壁光滑、柔韧,富有弹性,通体呈紫红色或棕红色。
营养价值
烟台海肠肉质细嫩,口感柔滑,食味鲜美,富含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鲜佳品。
历史渊源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三次登临芝罘,在这里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而鲁菜之中闻名遐迩的“韭菜炒海肠”恰恰就起源于芝罘岛,此菜系由岛上渔民的“长久有余财”经历代厨师逐步改进而成。远在六百年前的明朝,生活在烟台芝罘岛上的渔民,每逢大年,家家户户都要用韭黄、海肠、猪肉、鲜鱼为主料熬制成一个菜品,取其谐音“长久有余财”(肠、韭、肉、鱼、菜),以寓来年获得更大的丰收。后来,此菜传至饭店,因原菜系杂烩之类,将四种原料混为一肴,颇不称美,于是厨师们将其改进,单取韭黄与海肠两种食料,烹炒成为韭黄炒海肠。海肠作为一种海洋生物产品,在明清时代的地方志中已有记载。清朝康熙《福山县志卷之五》中将海肠列为“食货”,对其描述较为详细:“海肠,形色似肠,故名。其味可比闽之江瑶柱,独邑之海滨有焉,有之必值冬月夜晴徙,值风狂迷其归穴,随浪漂泊至岸,土人拾之,货于市,非可力致也。”
产品荣誉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烟台海肠”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标志使用规定
在产区地域范围内所有从事海肠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烟台海肠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其图案,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烟台市水产研究所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