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缢蛏
莱阳缢蛏,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莱阳市常年有五龙河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年水温变化0—26℃,pH值7.6—8.3,盐度22—31,溶解氧浓度6毫克/升以上,适宜养殖缢蛏。莱阳缢蛏,个体肥大,柔嫩且肥,贝壳呈长圆柱形,前端稍圆,后端呈截形,背腹面近于平行,一般壳长为壳高的4倍;壳表呈黄绿色,壳顶呈白色 。
2014年11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莱阳缢蛏”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莱阳缢蛏,个体肥大,柔嫩且肥,贝壳呈长圆柱形,前端稍圆,后端呈截形,背腹面近于平行,一般壳长为壳高的4倍;壳表呈黄绿色,壳顶呈白色 。
营养价值
莱阳缢蛏由于其独特的气候、水质、土质等特点,其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钙、锌、铁等微量元素,营养成分丰富。
历史渊源
缢蛏作为一种海洋生物产品,在清朝时代的地方志当中,可找到记载。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莱阳县志》中介属篇对缢蛏有明确记载;民国年间(1912—1949年)《莱阳县志》实业篇介属中对缢蛏记载为“蛏壳作长圆形产海泥中俗称笔管蛏简称蛏子”。
1995年11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的《莱阳市志》一书,第二章水产第二节海水养殖记载“莱阳缢蛏在莱阳市滩涂分布很广。
1986年5月,莱阳市进行了缢蛏人工养殖。
2007年8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的《安雅堂全集》记载了清代诗人宋琬(1614—1674年)对家乡莱阳螠蛏的生活食性、形状、吃法、名称的详尽描述,并赋诗一首。
2014年1月14日,在莱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莱阳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做好莱阳缢蛏品牌建设工作。
生产情况
2014年,莱阳市莱阳缢蛏养殖面积666公顷,莱阳缢蛏鲜品年捕捞及养殖产量约10000吨以上。
产品荣誉
2014年11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莱阳缢蛏”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莱阳市域内所有的莱阳缢蛏养殖户,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莱阳缢蛏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其图案,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莱阳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示相结合的标示标注方法。
(1)包装:包装材料采用的聚乙烯材质塑料箱和印有特定图案的双层纸箱,包装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标识:产品外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等级、商标、条形码、贮存指南、产品标准标号、农产品溯源编码、单位名称、单位地址、生产日期、数量、毛重、联系电话等。
(3)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充氧或冷藏设施。单品单运,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同运。
(4)贮藏:在避光、阴凉、干燥和低温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