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陈酿酒
云门陈酿酒,山东省青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云门陈酿酒是以高粱、小麦为原料,以纯小麦踩制之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馏酒、长期贮存、精心勾调而成。具有酱香突出、酒体醇厚丰满、幽雅细腻、香味协调、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015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云门陈酿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云门陈酿酒是以高粱、小麦为原料,以小麦制得的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并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按云门陈酿酒传统生产工艺生产的白酒。具有四高两长的特点,即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馏酒、生产周期长、贮存期长。基酒分为表酱、酱香、醇甜、窖底四种典型酒体,经长期贮存,精心勾调而成。被誉为“鲁酒之峰,江北茅台”。
历史渊源
商代之后,兴起于山东半岛的齐国,以800年的历史,一度成为战国七雄之中,国土最广、国力最强者。饮酒奏乐,亦成为齐文化的雅然之风。
青州位于齐国的酿酒中心,成为齐国的宫廷贡品,同时,又是齐国主要的酒类生产地,因被称作“酒乡”。
“青州从事”作为美酒的行世雅号已有一千多年,南朝人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醉中不得亲相倚,故遗青州从事来。”
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秋,李清照来到青州,她为新家取名“归来堂”。直至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冬,方才离开。她在归来堂居住整整二十年,留下了许多有关青州酒的千古佳作。在青州期间,李清照天天饮酒,所写的词作,又几乎是篇篇浸润了酒香醇风:“未成沉醉意先融”。
北宋熙宁年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青州做太守。一到青州,他就写道:“醉翁到处不曾醒,问向青州作么生。公退留宾夸酒美,睡余依枕看山横”。欧阳修睡余倚而看的那座山,就是青州城南的云门山。
《青州市志》记载,清康熙《益都县志》有“酒之品以露为上,清香醇厚”的记载。
解放前夕,仅城区就有“东丰德”、“裕丰”等十几家酒坊。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青州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东关“裕丰”酒坊,成立“胶济专酿公司青州实验酒厂”,即现今的青州云门酒业前身。
1973年,山东省酿酒专家于树民来企业考察,品尝了云门陈酿后,认为云门陈酿有酱香风格,提出了一些工艺改进措施。
1974年,改进工艺后生产的云门陈酿酒,不仅酒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规模不断扩大。
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学习茅台工艺,研发生产出了酱香型云门陈酿酒 。1980年,为了更好地提高云门陈酿的质量,组成了茅台酒工艺学习小组,8年时间先后9次赴茅台学习,从制曲、投料、发酵、蒸酒、贮存等各生产工序进行全面学习。同时,聘请了茅台酒技术人员到厂指导,使“云门陈酿”得到了升华,形成了具有国酒文化和地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产品。
1996年春,云门酒业在对酱香型云门陈酿酒进行保质限量的基础上开发浓香型“云门春”酒,并与四川宜宾五粮液科研所进行技术合作,生产32度低度“云门春”王酒。[8]
2009年,云门陈酿酒与贵州茅台、郎酒一起参与了全国酱香型白酒标准的制定,成为山东省酱香白酒技术规范的唯一制定者。
生产情况
2010年,云门陈酿酒建成酱香型白酒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产量扩大到约2000千升。
2017年,云门陈酿酒新厂区一期工程投入生产使用,年产酱香酒5000吨。
产品荣誉
1979年,云门陈酿酒获山东省一轻厅优质白酒。
1983年,云门陈酿酒获山东省优质产品。
1984年,云门陈酿酒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
1987年,云门陈酿酒成为中国白酒协会向消费者推荐的优质酱香酒之一。
1988年,云门陈酿酒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2007年,云门陈酿酒获山东省老字号。
2010年,云门陈酿酒被评为中华老字号。
2012年9月,云门陈酿酒获山东省白酒行业评委感官质量金奖。
2013年,云门陈酿酿造工艺被评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云门陈酿酒被中食协专家组评定为特别贡献奖。
2015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云门陈酿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云门陈酿酒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山东省青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云门陈酿酒的检测机构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