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附子
江油附子,四川省江油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附子是中国40种名贵中药材之一,是唯一一种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的道地药材。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以附子为主配方的验方达23个,居首位。江油附子按炮制工艺不同分为白附片、黑顺片、炮附片、淡附片,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
2006年03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江油附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江油附子是川产道地药材,除具有一般附子的成分外,还独有江油乌头碱、新江油乌头碱等成分。按炮制工艺不同分为白附片、黑顺片、炮附片、淡附片。江油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江油附子还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煲汤可以补阳、驱寒、除湿,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功效。
历史渊源
四川江油种植附子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尤以彰明镇的附子最优。
文献记载宋代就已广泛种植,自古被誉为“附子之乡”。
清乾隆年间,彰明附子被定为朝廷贡品。
1969年,江油种植附子5933亩,达到历史最高峰,其产品黑、白附片和炮附子、盐附子销往全国和朝鲜、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003年,“江油附子”通过国家科技部首批中药产业现代化 “GAP成果”验收。
2006年,获得国家首批中药材“国家地理标识”保护。
2009年,附子产品市场总需求量约为1500吨,“江油附子”的产销量却不足200吨。由于市场占有率大幅降低,“江油附子”的种植面积也由3000—4000亩逐渐下滑,2009年仅种植了1200余亩。
2017年,江油市把附子产业列入全市“135”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体系。
生产情况
2006年,江油附子获保护后,相关企业每年新增产值1000万元,新增税收100万元。
2012年,江油附子基地发展到3000亩,产量约1500吨/年。
2017年,江油附子种植面积4700亩,种植20—200亩的大户50余户,附子产量564万斤,收益6768万元,与2016年同期收益增长2868万元。
产品荣誉
2010年,江油附子获得“全国中药饮片诚信品牌”的称号。
2006年03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江油附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江油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