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了解,大闸蟹的繁殖场就在长江口九段沙附近海区。位于长江口的崇明岛不仅是自然条件下大闸蟹幼体生长的故土,也是我国最早开展大闸蟹苗种培育的地方,近三十年来,崇明岛一直是我国长江大闸蟹优质蟹种培育基地,良种推广养殖辐射到全国近18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连中国宝岛台湾大闸蟹之乡苗栗县的蟹种也来自崇明岛上海海洋大学蟹种供台基地。因此,广义上讲,包括苗栗大闸蟹在内的各地大闸蟹种质都出自崇明长江大闸蟹,也就是说:“大闸蟹的故乡在崇明” !
据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了解,随着崇明生态的修复,“蟹草共生”技术的运用以及优质种源的繁育,“崇螯”大闸蟹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优势:从生长条件来看,“崇螯”大闸蟹算得上蟹中的“高富帅”,除了高规格、标准化的住所外;长江口氧量充足,富含浮游生物的水质也为大闸蟹提供了生态优质的饮食。此外,“崇螯”大闸蟹甚至拥有自己的 “私人医生”,依靠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科研院校的水产专家们还为大闸蟹的健康提供远程守护。
据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了解,20世纪80年代的《崇明县志》记述崇明老毛蟹为“本县特产,形体如小蜘蛛。大小如芝麻,每斤苗5至6万只。蟹苗一般2~3日后即脱壳变态为幼蟹。每年夏天,蟹苗溯江而上,进入淡水生活,从惊蛰到立夏为捕捞季节。蟹苗是本县重要的水产资源,经济价值很高,主要销往国内22个省市,供各地养殖,全县崇明老毛蟹常年养殖面积5万亩,生产崇明老毛蟹0.67万吨,总产值达5亿多元”。
崇明蟹很好吃,但也得注意吃法,要做到“三去”:一是去鳃,鳃位于壳内背部两侧,呈乳白色,有大量病菌寄生,且性寒,不宜食用;二是去胃,因胃内残留动物尸体未消化的植物碎屑,三是去肠,肠内也有消化过程中未排出体外的粪便。蟹的吃法有多种除清蒸外。还可做成许多菜肴,如清炖蟹黄狮子头、蟹肉苹果沙粒、蟹黄一元、蟹粉汤等等,都是色香味具佳的上乘菜肴。此外,醉蟹虽然有少数人不敢吃,但多数人却十分喜爱,奉为佳品。崇明-蟹营养丰富,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维生素5960个国际单位,钙129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含热量139千卡,是水产品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