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呈叶状或近林状,边缘波状,薄,宽2~6cm,厚2mm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基部固着于基质上。初期为柔软的胶质,粘而富弹性,以后稍带软骨质,干后强烈收缩,变为黑色硬而脆的角质至近革质。背面外沿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绒毛。
据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了解,黑木耳生长于栎、榆、杨、榕、洋槐等阔叶树上或朽木及针叶树冷杉上,密集成丛生长,可引起木材腐朽。生长在不同树木上的木耳称谓不同,其功效也有差异。据《本草纲目》记载,桑耳主治女子漏下赤白、血病腹内结块、肿痛,还可以治愈鼻出血、肠风泻血,利五脏,宜肠胃气,排毒气;槐耳主治五痔脱肛、下血疗心痛、妇女阴中疮痛、治风破血、益力;柳耳补胃理气等。此外,其他的木耳都有自己的疗效特点。
据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了解,黑木耳性味甘平,具有清肺润肠、滋阴补血、活血化瘀、明目养胃等功效。能用于治疗崩漏、痔疮、血痢、贫血及便秘等症状。同时它所含有的发酵素和植物碱可促进消化道和泌尿道腺体分泌,并协同分泌物催化结石,对胆结石、肾结石等有明显的化解作用。关于黑木耳的现代药用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先发现它有显著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从而引起世人关注。吴梧桐等从黑木耳中提取分离出重要的活性成分黑木耳多糖。随后的20余年至今对黑木耳多糖展开了大量的药理研究,揭示了黑木耳广泛的生理活性和极高的药用保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