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子粑粑在江南地区又可称为青团。是中国南方地区传统的小吃,广泛用于清明节期间食用。
由来
在中国古代,每逢寒食节,人们便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冷食是事先做好无需加热的食品。蒿子粑粑是皖南一带的小吃,因其色调而得名。用清明前后才有的一种艾草的汁拌进按比例配好的糯米/粘米/面粉里,手工揉匀,再根据各人喜好包裹进不同的馅料蒸制而成。
在中国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传统糕点,制作方法及食用习俗与青团大同小异,皆为清明前后的糯米/粘米制食品。在广东及台湾客家地区称为“艾粄”[1-2],江西客家地区称为“艾米果”,在闽南及潮汕地区称为“艾粿”,而广府地区则常称作“艾饼”。制作好的青团食用起来清甜甘香,软糯可口,带有艾叶香气。
做法
一、安徽皖南地区传统做法
皖南传统做法做出来的蒿子馍馍颜色嫩绿,外观极其漂亮。
主料: 糯米面、艾蒿汁
馅料:竹笋、肉末、雪菜、或豆沙
1、糯米粉倒入容器中
2、再倒入艾蒿汁
3、混合均匀
4、另取个容器,放入澄粉(也可以用粘米粉)
5、再加入开水搅拌成团
6、将糯米粉面团和澄粉面团放在一起
7、揉均匀后,再放一勺猪油
8、再揉成团即可。如果有些沾,可以在案板上撒些澄粉
9、然后将绿色面团分成10份
10、包入馅料,最普通的就是红豆。惭惭发展成咸味的,肉的。果味的
11、包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地用手推上去,和做月饼的手法一致
12、包好后,青团表面是光滑的
13、将青团放在涂过油的蒸笼上,或者放在硅油纸上
14、冷水上锅,蒸10分钟即可
二、安徽江淮地区做法
安徽江淮地区,既安徽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北地区,包括安庆、六安、合肥部分地区。
材料:米面(通常用非糯米面,原因是糯米粉粘牙,口感是普通米面为佳)、牡蒿(齐头蒿)
1、春季,采下质嫩味鲜的蒿叶尖,然后将其洗净;腊肉切成丁,放在一旁备用。
2、用开水将蒿叶焯一下(去苦味),过冷水冲凉,拧干(以此法除去大量的墨绿色汁水和细毛,这样做出来的蒿子粑粑就不会太黑)。也可将蒿叶以洗净后锺子或鹅卵石冲碎,直至流出蒿草汁,再将锤好的蒿草放入装用清水的脸盆中,淘净捞出。
3、将蒿叶切的碎,与腊肉丁一起同早先准备好的米粉均匀拌匀,和水,调入少许盐一起放入锅里加热搅拌。蒿叶不能放太多,以三四蒿叶成比八九成米面最好,然后加温水捏成圆形扁扁的蒿子粑粑。
4、蒿子粑粑可炸可蒸,味道都十分好。并炸至边缘泛出金黄色即可,外面的皮香酥无比,里面的味道很绵长,清香扑鼻,回味无穷,让人爱不释口。
三、浙江、江西、湖南等南方地区做法
主料:糯米粉
辅料:腊肉、葱、豆沙等
调料:食盐、白砂糖
1、糯米淘洗后晾干。
2、将糯米磨成米粉。
3、把腊肉及香葱一起炒成腊肉馅。
4、篙子洗干净后剁碎煮熟。
5、将篙子和米粉揉在一起,要点力气的。
6、做好后准备上蒸笼的粑粑。
7、蒸熟了的粑粑。
小贴士:馅料可以自己选择:用芝麻、花生、核桃、甚至咸味的肉馅、蔬菜馅都可以,就像饺子一样无所不包,只是所包不多罢了。
注意事项
(1)蒿子尽量摘细嫩的尖尖,一定要先焯水,能够去掉其本身的苦味。
(2)根据个人口味,调配糯米粉和粳米粉的比例,从而使饼软糯可口,加鸡蛋味道更香,也依个人口味,加点姜末、香蒜末碎红尖椒等。
(3)有条件的话建议先将糯米粉过筛,那样蒿子糊会更加细腻没有糯米颗粒,饼吃起来会口感更好。
注:蒿叶属菊科,品种繁多,常见的有 [3] 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其中做粑粑用的蒿叶便是一种香蒿,在野地里采摘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有点像牡蒿。由于香蒿比较稀少,也用白蒿代替的,相对于香蒿来说口感要差一点。
流传地区
安徽皖南即安徽长江以南地区,池州、宣城、黄山等地;安徽江淮地区,既安徽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北地区,包括安庆、六安、合肥部分地区,因为太平天国攻打江南导致部分皖南居民逃避战乱到江北地区安家,因此把这种小吃带到了部分零散的江北县城;浙江、江西、湖南等南方地区。
传说故事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是安徽江南一带民间传统风俗。据祖辈老人传下来的说法,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恶所侵。
估计神农尝百草时代,先民们就知道蒿子可以食用了。祖先从九江来到鄂东南的,那还是明代嘉靖年间。1525年,朱氏皇帝把族人强制迁徙到人烟稀少的幕阜山北麓。先人背着干粮、农具、种子、行李、炊具,携妻子儿女,在官兵的押解下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水路是从九江逆流而上,到韦源口进入大冶湖。不知那时有没有大船供先民乘坐。徒步则是从瑞昌到兴国州(今阳新),期间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定居在南山柯近溪,即大泉沟风景区的半山腰上。
族人从前在九江富庶之地,鱼米之乡终日劳作。天亮起床,劳作至巳时(早上九点)回家吃早饭。中午劳作至申时(下午三时)吃午饭,晚饭则是亥时,晚上九点以后。先人嗜食大米、豆类,间或在麦收季节吃一些面坨子。
先人视男人为一家之主,在家庭内部地位极高。早餐,中餐、晚餐的主食都是米饭,佐以新鲜蔬菜、瓜果。也有咸菜豆豉之类。黄豆做豆腐,绿豆熬稀饭,南瓜煮小麦坨子。当然也会用糯米做酒酿,稻谷烧谷酒。农妇则不同,她们要做家务,织布,晾晒粮食,舂米,喂猪养鸡,洗衣做饭。但吃饭的时候,她们吃稀饭,杂粮,红薯居多。
先人在迁徙的路上,每到吃饭时间,埋锅造饭,然后继续赶路。到了下雨,或柴火找不到的地方,就吃干粮。蒿子粑是少不了的。除了冬天,蒿草一年三季都有。农妇把大米磨成粉,掺水,和切细蒿子,揉成面团,再捏成一个个圆饼,上笼屉蒸熟。多做一些蒿子粑,带在行囊里。孩子饿了,就给他一个。先人们一路就这么走过来了。所以故乡一直有吃蒿子粑的习惯。 [4]
古代山民所生活的地方山高林密,毒蛇较多,时常伤人。为防蛇出山伤人,老祖先研制一种以艾蒿为主要成份的药物,拌上香甜食物,扎入蛇洞让蛇来吃,蛇吃了会死去,这种风俗叫扎蛇眼。同时,还编成对巴句敬告人们:“三月三,蛇出山,蒿子粑粑扎蛇眼。”后来,人们用蒿叶拌米粉做成粑粑,在三月初三这天吃。据说,吃了三月三的蒿子粑粑,进山劳作,出门办事,就不会遭遇蛇咬伤,而且一路平安,凡事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