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葡萄酒
昌黎葡萄酒,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河北昌黎有着400多年的葡萄种植历史,与法国波尔多同处北纬39°这一酿酒葡萄黄金种植带,是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诞生地。昌黎先后获得了“中国酿酒葡萄之乡”“中国干红葡萄酒城” 等称号。昌黎葡萄酒酒体透明晶亮、香气雅致纯正、口感细腻圆润、回味悠长宜人。
2002年08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昌黎葡萄酒”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05年10月1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昌黎葡萄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第73号公告同时废止。
产品特点
昌黎县是著名的葡萄与葡萄酒产区之一,主栽品种有赤霞珠、品丽珠、霞多丽、梅鹿辄等。昌黎葡萄酒澄清透明、有光泽;具有纯正,浓郁的果香,口感纯正、细腻,酒体丰满、完整,回味绵长。
历史渊源
昌黎不仅是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而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县志记载其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中期,具有600多年的鲜食葡萄种植历史,同时盛产苹果、梨、山楂等,自古有“花果之乡”的美誉。据《昌黎县志》记载,早在明清嘉靖年间,昌黎的水果已被选为朝廷贡品。
民国版《昌黎县志·物产志》在记述“葡萄”时,特意指出:“……近年随处种植,而五里营、十里铺、凤凰山为尤多。每年运销各省及外国,进款几十万,与昌黎梨、桃并为出产大宗”。
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荷兰传教士文欣华来到昌黎县西山场村,教会了西山场村村民做葡萄酒。在文欣华到来之前,西山场村的村民没有人知道葡萄还能做酒,而对于种植葡萄历史长达六百年的昌黎来说,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葡萄酒工业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起步,于1958年建立了“河北省昌黎葡萄酒厂”,同时建立葡萄基地1600亩,开发出葡萄酒、樱桃酒、红果酒、山楂酒等,成为华北地区果酒龙头企业。
1983年,中国第一瓶向国际标准过渡的“北戴河牌”干红葡萄酒正式诞生,一举填补了中国无干红酒的空白,并获得全国酒类大赛金杯奖;同年,当里根总统模仿尼克松再次携带本国加州葡萄酒访华时,“北戴河牌”干红葡萄酒出现在国宴上。
1988年,中国第一个干红葡萄酒专营企业在碣石山麓诞生。
1996年,随着国内外干红酒业的迅猛发展,昌黎县经过充分论证,将葡萄酒产业这一强县富民的特色产业正式纳入八次党代会确定的“五带兴昌、六业立县”经济发展战略,并将其列为六大立县产业之首。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形成了《关于加快发展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干红葡萄酒城的决议》。遵循“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基地和企业双向扩张,举全县之力建设干红城”的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制订了昌黎“中国干红城”建设的总体规划,自此昌黎葡萄酒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2年,昌黎葡萄酒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昌黎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昌黎酿酒葡萄种植业及葡萄酒酿造业的全面快速发展,高品质的酿酒葡萄吸引国内外一批知名企业纷纷到昌黎县投资办厂,并形成了一大批国内外葡萄酒知名品牌。酒葡萄基地面积,葡萄酒生产企业数量,品牌数量,干红酒产量和出口量等方面,稳居中国县域第一,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和“中国干红酒城”。
生产情况
据中国酿酒协会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国内干红酒出口80%来自昌黎。
2002年,昌黎已形成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橡木桶生产、彩印包装、制瓶、瓶塞、交通运输为一体的葡萄酒产业集群。聚集区有酿酒葡萄种植面积5万亩,葡萄酿酒企业 23 家,年葡萄总加工能力14万吨,灌装能力14万吨。
2017年,昌黎县拥有酿酒葡萄基地达3.6万亩,葡萄酒生产企业27家,葡萄酒加工能力14万吨,年营业收入超25亿元,产品远销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东方的波尔多”。
产品荣誉
昌黎葡萄酒先后荣获第29届法国国际评酒会特别奖、第19届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和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选拔赛大奖。
1984年,昌黎葡萄酒分别在“全国开发新产品经验交流表彰会议”和“轻工业部酒类评比大赛”上获得新产品奖和金杯奖。
2015年,昌黎葡萄酒在法国巴黎举行的2015年Vinalies国际葡萄酒评比大赛上获评大赛最高奖项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