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芹
蕲芹,湖北省蕲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蕲芹是蕲春县的土特产,与其他地方的芹菜相比,具有色泽鲜绿,茎柄充实肥嫩,爽口生津、翠汁留香、味美香嫩等特点。
2012年11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蕲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蕲芹又称“蕲菜”,别名“葵菜”、“冬葵”、“楚葵”,境内盛产,“蕲春”县名即因此而来。蕲芹较之其他地方的芹菜具有更明显的特点,蕲芹色泽鲜绿,茎柄充实肥嫩,爽口生津、清脆可口、翠汁留香、味美香嫩、可炒可拌、可熬可煲、色香味俱全,是芹菜中的佼佼者,有“吃鲍鱼不如吃芹菜”的美誉。蕲芹菜除具有很高的保健食用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保健、食药两用食物。
蕲春芹菜,有“旱芹”和“水芹”之分。旱芹略带中药味,俗称“药芹”,有赤、白两种。色青碧、味清馨,茎脆嫩,富含蛋白质、糖分、矿物质、胡罗卜素,既是常用蔬菜,又是常备佐料,具有保血养精、通络益气、降血压、治小儿吐泻之药用功能,其中白芹根煎水尚可治小便淋痛。
历史渊源
蕲芹明确记载已有2200多年历史,《蕲春县志》卷一建置县名中记载:“蕲春,建县于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以境地‘水隈多蕲芹’,取义蕲芹之春。”
蕲春民间有“书生中榜得蕲芹”之传说,传说古时候南方有个书生,在进京赶考的路上,走到蕲春境内突然发病,只觉浑身无力,不思饮食,一天到晚咳嗽不止,虚汗淋漓,头重脚轻,只好借乡民房屋暂住。房主人家中贫困,没什么好吃的,便到小河边寻来几棵蕲芹,熬粥伺喂。书生刚吃几口顿觉心头清爽,沁人肺腑。连吃几日,书生身体便恢复了康健,秋试日期到了,书生进京赴考,结果高中。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被贬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发现此地蕲州(现蕲春)盛产蕲芹,灵感顿现,就把他家乡特有的春鸠脍的做法拣了起来,创“蕲芹春鸠脍”菜肴,取斑鸠胸脯肉配以芹菜,留下一品美味,一段佳话和“霁容天在水,春色柳藏桥”、“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的美好诗句。
20世纪80年代,日本生物学家、富山医科药科大学教授难波恒雄博士曾专程来到李时珍故里蕲州参观,在品尝蕲芹之后,欣然为李时珍医史文献馆题写了“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
生产情况
2011年,蕲芹种植基地规模达到2000公顷,产量达到15万吨,按蕲芹生菜价值两元/千克算,总产值可达3亿元。
2012年,蕲芹标准化园区扩大了5000公顷,达1.5万公顷,产量112万吨,产值22.4亿元。蕲芹销往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3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产品荣誉
2012年11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蕲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蕲芹(蕲菜)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蕲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蕲芹(蕲菜)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