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特产-华胥大银杏
华胥大银杏,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华胥大银杏,也称大银杏、蓝田大杏,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在上古时期,伏羲、女娲因吃了其母华胥氏亲手所植大杏树的百年之果,灵气顿生,从而建立了远古华胥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大杏栽植历史亦可追溯到唐代以前。华胥大银杏果实圆形、果皮金黄色、果肉橘黄色、肉质柔软、汁液多、味甜。
2015年0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华胥大银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华胥大银杏因产于华胥,色泽黄亮,故也被称为“华胥大银杏” [5] 。品种有大银杏、金钢拳、兰州大接杏、曹杏、菜子黄、麦稍黄、白沙杏、桃杏、银香白、万枝红、绑绑杏、梅杏、张公元、金太阳等,鲜食、加工、仁用均有。同一品种,不同地形,成熟期拉开,从5月下旬开始上市,至7月上旬结束。具有地方特色的蓝田大银杏果实圆形,果肉桔黄,果个匀称,单果重110克—180克,果肉纤维少,浆质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2.3%,总糖9.3%,可滴定酸1.5%,果味甜香可口,果核近圆形,离核仁甜,6月上旬成熟。
历史渊源
相传在上古时期,伏羲、女娲因吃了其母华胥氏亲手所植的百年大银杏树的杏果,灵气顿生,从而识《河图》、译《洛书》、画八卦、创文字、炼石补天,建立了远古华夏文明之基。该杏因主产于蓝田县华胥镇,个大色亮,故称之为“华胥大银杏”。
华胥大银杏栽培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大银杏栽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钱起(722—780年,字仲文,天宝十年进士,曾任蓝田县尉)所作的《酬长孙绎蓝溪寄杏》“爱君蓝水上,种杏近成田。拂径清阴合,临流彩实悬。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懿此倾筐赠,想知怀橘年。芳馨来满袖,琼玖愿酬篇。把玩情何极,云林若眼前。”一诗,这些表明蓝田在唐代已有杏树成园的栽培规模。蓝田县有丰富的大杏品种种质资源,树种资源有2门5纲65科219种,100年以上的古杏树有530多株。 [4-5]
历来朝庭的内务总管,每年都会在花开时派人选光照向阳,通风条件好,花儿大而鲜艳的古杏树为贡品之树,统一挂牌,让专人看护。待杏熟至九成时,由宫女提篮采摘,篮底铺上一层新鲜杏叶,杏子只摆一层。当天摘的杏子,食不过夜,吃不完的,做成果脯。杏仁晒干,做杏仁酥用。也有将杏仁压榨成杏仁油,专供宫庭食用。
古时候的长安,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教育的中心,也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和书生学子的集中之地。春暖花开,踏青郊游特别盛行。华胥距古长安只有三十多里路,又是蓝关至圣都长安的必经之处。每年三月三,这里杏花满坡遍野之时,来此踏青赏花的贵人才俊、美女佳丽络绎不绝。 [6-7]
华胥大银杏被誉为“圣果”,相传在明嘉靖七年(1528年),蓝田五月大旱,人相食,饿死者无数,而华胥因银杏丰产,帮助当地群众渡过饥荒,因此“圣果”的美誉在民间广为传颂。在粮食欠缺的年代,当地群众经常用大银杏换粮食、换日用品。
1992年5月,由全国李杏协作组主办、蓝田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次全国李杏资源研究与利用学术交流会”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115名与会专家对华胥镇大银杏种植基地进行考察指导,对华胥大银杏的外形口感、营养药疗价值、基地规模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生产情况
2015年,华胥大银杏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3.2万吨。
产品荣誉
2006年,华胥大银杏获陕西省无公害产地认定。
2007年,华胥大银杏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2015年0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华胥大银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7年,华胥大银杏入列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名单。
专用标志使用
华胥大银杏(华胥大杏)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陕西省蓝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华胥大银杏(华胥大杏)的检测机构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所获荣誉
2020年9月18日,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纳入2020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核发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