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特产-羊肉垫卷子
羊肉垫卷子是以羊肉、面卷、调味料为主要食材制作而成的属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地方特色小吃,发源于祁连山、焉支山一带,最早起源于甘肃省永昌县的羊羔肉垫面卷。
发源地
除了葱姜等调味品,甘肃河西地区特有的绵羊羔肉、菜子油、胡麻油和小麦粉都是上好的原材料。而且这种把面卷子直接下到肉汤里炖煮的主副食混搭的做法非常适合当地饮食特点,永昌羊肉垫卷子和山丹羊肉垫卷子中,以永昌羊肉垫卷子最为有名。
地方小吃
当初人们制作羊肉垫卷子时也许并没有想到日后它竟名声大噪,成为河西乃至甘肃有名的地方小吃。除金昌外,山丹马场周边的各县市如山丹、民乐、张掖等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羊肉垫卷子作为自己独特的地方特色小吃向外推介。
山丹羊肉垫卷子
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因焉支山闻名天下,军马场大草原贯通古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这里的草场终年有祁连山雪水滋养,生长着驴驴蒿、珍珠草、沙葱、针茅及多种中草药,因此,山丹羊有着“百药之库”的美誉。
山丹县拥有天然草原365万亩,每年的羊饲养量达到百万只以上,是全省的养羊强县。山丹历来就有养羊的传统,四千年前牧羊人的足迹已遍布祁连山山区的山丹大地。汉武帝时,战败的匈奴在失去这块风水宝地时就曾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山丹地属温热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光质好,土壤碱性高,生长的草含碱高,可中和羊肉的膻味。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山丹羊肉肉质细腻、味美,无膻味,营养丰富等独特风味。本地羊饮用的都是祁连山山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并经过岩石层长期潜流,富含大量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的羊肉富含皂甙,肉质细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堪称羊肉系列美食中的佳品。山丹羊肉烹调方法多样,烧、烤、煮、焖、蒸皆宜,其中“羊肉垫卷子”、“手抓羊肉”、“黄焖羊肉”等一批风味独特的传统美食,更是享誉省内外。据考证,隋炀帝曾在焉支山以羊肉大宴西域二十七国使节。之后,山丹羊肉就成为历代皇家御用贡品。有文记载,1983年8月,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西区新疆途经甘肃时在兰州品尝过山丹羊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另外,江泽民、宋平、乔石、姜春云、陈俊生等中央领导到西北视察工作时也品尝了风味独特的山丹羊肉。现如今羊产业已成为促进山丹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产业,山丹羊肉是省内外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特色畜产品。饲养的品种主要有蒙系绵羊、小尾寒羊、波德代、陶赛特、波尔肉山羊、德克塞尔、辽宁绒山羊等优良品种及杂交后代。山丹县被省农牧厅认定为无公害肉羊产地。为顺应市场需要,打造绿色环保健康服务环境,2006年5月,山丹县康源清真牛羊定点屠宰和深加工企业成立,2008年以“焉支山”命名的羊肉产品诞生。山丹“焉支山”羊肉被确定为无公害产品,并取得无公害产品认证。山丹“焉支山”羊肉性温,富含矿物质钙、铁、磷,铜、锌等微量元素,中医有助元阳,补精血,医疗肺虚,补中益气,镇惊安神的作用,是良好的滋补强壮药。《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羊肉汤也是有减轻和治愈气管炎和伤风咳嗽之功效。“焉支山”羊肉以其胴体白净,肉质鲜嫩,瘦而不柴,无膻腥味,胆固醇含量低等特点享誉省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主要产品有胴体羊肉、羊肉卷、羊肉片、分割羊肉、法式羊排、带皮山羊等。
制作方法
将羊羔肉剁成碎块,用清油暴炒,辅以葱段、蒜片、干椒,佐以姜粉、花椒粉、盐等调味品,加水焖至八成熟。将和好的面擀成薄饼抹上清油,卷成筒形,切成寸段,放在肉上。焖炖到面熟肉烂,即可上桌。是谓羊羔肉垫卷子,以面香、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而著称。羊肉与精面,刚柔并济,有羊肉之鲜美,更有河西优质面粉的地道嚼头,相得益彰,正是红花还得绿叶配,才子佳人,绝妙组合了。与手抓羊肉不同之处,它既有手抓羊肉的豪放,又把河西面食的精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与蒙古纯粹的游牧生活方式相比,这里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农耕文明,文化的交融同样体现在一道民间美食之中,也算是一叶知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