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特产-庆阳驴
庆阳驴,甘肃省庆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庆阳驴体格粗壮结实,体长稍大于体高,结构匀称,头中等大小,颈肌肥大,胸部发育良好,腹部较大,四肢端正,关节明显,蹄大小适中而坚实,性情温驯,行动灵活,毛色以三粉驴为主,还有少量青色和灰色。
2010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庆阳驴”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庆阳驴是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其体格中等,粗壮结实,体大有力,结构匀称,体态美观,性情温驯,其头大小适中,面部平直,嘴和眼圈多为白色或灰白色,眼圆而亮,耳较大,颈较短厚,鬃鬣毛短而稀,前后胸发育中等,肋骨拱圆,背腰平直,有鬈甲高低适中,但不甚宽。母驴荐骨略高于髻甲,老年多显凹背,腹部充实,腹毛多灰白色,尻宽中等稍斜,长度稍短,体长稍大于体高而呈长形,四肢骨骼结实粗壮,关节干燥,筋腱明显,肢势端正,蹄稍大而结实,正如群众所说:“四蹄两项双板劲,罐罐蹄子圆眼睛”。
历史渊源
庆阳的养驴业历史悠久,据记载,汉代“丝绸之路”开拓后就养驴业,到隋唐极盛时期输入不少的驴,《汉书·西域传》中写道:“敦煌、酒泉及八国往来,人、马、驴囊驼食皆苦之”,可见当时引进的驴相当多。
据考证,庆阳养驴业开始从新疆兴起,然后源源不断的由近及远,向东扩散,自8世纪以后,黄土高原逐渐转入以种植业为主的经营模式。由于从事农业生产需要,加之广泛的集巿交易商品运输,驴的饲养和贩卖就越来越活跃,人们喜爱的大型关中驴,由于生产性能良好、体质外貌优良,深受欢迎,这样民间自然地形成了一直要求改良培育当地驴的愿望。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正处在关中驴和蒙古驴相互交界与渗透地带,牲畜交易便利,当地环境又非常优越,饲料充足,品种繁多,又有优质的苜蓿饲草,提供了庆阳驴形成的基础,经过长期的选育选配,育成了大小适中、体型优秀的庆阳驴。
2018年7月27日,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兰州西北宾馆组织召开地方标准专家审定会,对庆阳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制定的《庆阳驴》品种标准送审稿进行了审定,同意通过标准的审定。
生产情况
2010年,庆阳驴存栏2.55万头,年出栏0.6万头,生产驴肉5.4万千克。
产品荣誉
2010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庆阳驴”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