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安化松针

   日期:2020-12-07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作者:ttc2020    浏览:249    评论:0    
核心提示:美滋滋特产网-土特产行业门户!汇聚全国各地家乡特产,土特产资讯,地方特产,农特产品供求信息,特产礼品,特色小吃,特产零食及农家优品,为特产品牌商家与土特产爱好者打造专业土特产展销平台!
安化松针
安化松针,属绿茶,因其外形挺直、细秀、翠绿,状似松树针叶而得名。湖南省安化县茶叶试验场生产。安化松针产于湖南省安化县。“安化松针”是中国特种绿茶中针形绿茶的代表。
生态环境
安化是大山区,县邑位于湘中,处雪峰山脉北段,西起东经110。43’87”,东止东经111。58’5l”;南起北纬27。58’54”;北止北纬28。36’37”;东西长123.764公里,南北宽73.461公里,土地总面积4990.254平方公里,山地占81.9%。境内群峰叠翠,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溪河网布,是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宜茶之地。南北多以高山与邻县分界,资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北属雪峰山系,南属衡山山系,总的地势走向是南北两边高耸,逐步向资江递降.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7座,干流长2公里以上的溪河296条,主干河资江,境内总流程120.85公里,该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8%。安化地处中亚热带北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2℃,年降雨量1682毫米,相对湿度3~7月为81%。年日照时数1376小时,太阳总辐射量为97.16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274天,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迟秋来早,春长冬更长。特别是地形复杂,海拔比差大,最高九龙池海拔l622米,最低善溪口海拔57米,气候呈立体分布,有许多适于发展茶叶生产的气候带。
县内土壤,以板贝岩风化发育的土地面积最高,成土母质主要有5种,板页岩占71%,砂岩占20%,石灰岩占6%,花岗岩占2%,还有少量的溪河冲积物。
在柘溪库区还发现岩中岩的冰石岩,为国内罕见。土壤多为红壤、黄壤、黄棕壤。上层深厚、据土壤普查测定,早土耕作层l5~20厘米的占43.7%,20厘米以上的占52.3%,含氮中等到丰富的占72%,含磷中等到丰富的占33.4%,含钾中等到丰富的占87.6%,有机质含量1%以上的占有98.9%,pH5.5~7.1之间。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绝大部分适宜栽植茶树,加之安化是全省的主要林、茶产区,植被覆盖率达58.6%,冬暖夏凉,更适宜于茶树生长。安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名茶生产的物质基础。
品质特点
外形劝直秀丽,翠绿匀整,其形状宛如松针;香气浓厚,滋味甜醇;茶汤清澈明亮;条索长直、圆浑、紧细,翠绿匀整,白毫显露;可耐冲泡。叶底匀嫩。形质俱佳,可耐冲泡,逗人喜爱。
工艺特点
安化松针的制作极为精巧,其制法有如玉露茶,具体操作分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炒坯、摊凉、整形、干燥、筛拣等八道工序。为了保证安化松针的品质,对鲜叶原料要求极高,采摘极为讲究,采用清明前一芽一叶初展的幼嫩芽叶,并且要保证没有虫伤叶、紫色叶、雨水叶、露水叶,此外为保证成品茶齐整,也不能有节间过长及特别粗壮的芽叶,制作过程中,各道工序有一套严格的标准。
1、鲜叶摊放:鲜叶按进厂先后和等级分别薄摊于篾盘内,置于阴凉、通风清洁处,使水分轻度蒸发,叶缘微卷(含水量控制在68%~70%)。
2.杀青:采用手工或杀青机进行杀青,锅温140℃左右,叶色呈暗绿,质柔软,有清香。出锅后迅速薄摊冷却。要求杀匀杀透,做到无红梗红叶及焦尖、焦边叶。
3、揉捻:杀青叶经摊凉后,进行手工或微型揉茶机揉捻,要求既要有茶汁溢出,初步成条,又要保护芽叶完整,用力或加压不能过重,揉时不能过长。
4、炒坯:揉坏采用锅炒或微型烘干机进行,温度为70~80℃,蒸发水分,浓缩茶汁,达七八成干,即为适度。
5、摊凉:将炒好的坯迅速薄摊于篾盘内,使茶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一般30分钟。
6、整形:这是决定安化松针紧细圆直关键工序。全工序在专用烘茶灶上的揉盒内进行。在特制的烘盒内要求严格控制盒温(50℃→60℃→70℃→50c→40℃左右),并采用不同搓揉手势,约经40分钟,含水量15%左右,使茶叶细长、紧直、圆润,色泽翠绿、显毫,整形似为适度。历时长而又要保翠绿保锋苗又带毫,难度是较高的,整形是掌控温度和变幻手势完美结合而成。7、干燥:将整形适度的茶叶薄摊于烘盒内,采用35~40℃的低温慢烘(约40分钟)或用微型烘干机烘干,控制含水量在5%以内,并及时评审外形内质,按品质优次,随即用皮纸包好,存入生石灰缸内。
8、筛拣:为使外形美观,产品品质规格化,经存放2~3天后进行筛选,筛去碎末,拣去扁片弯条,及时按品种拼配,包装出厂。
茶史溯源
安化古称梅山,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产品质好量多,早已驰名中外。安化在1072年建县以前已有产茶记载,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说:谭州茶中有(益)阳团茶和渠江薄片,曾销往湖北江陵、襄旧一带。五代毛文锡《茶谱》也说:“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渣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清同治《安化县志》载:当北宋“启疆”(建县)之初,茶犹力而求诸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崖谷间生殖无几,惟茶甲诸州县。”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朝廷将黑茶“天尖”、“贡尖”定为官茶,清道光年间定为贡茶,安化黑茶自明代万历二十三年定为官茶后,成为茶马交易的主体茶,道光年间销量约为3600~4000吨;元末明初,安化开始生产绿茶(烘青),明洪武二十四年规定湖南贡茶140斤(合现在83.56千克),其中独列安化“贡芽茶”22斤(现13千克),后来称为“四保贡茶”。
讲安化茶不能不提到安化人陶澍(1778一1839),道光年间曾任安徽、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写了多篇茶叶诗词,说安化芙蓉山有仙茶,品质佳。写于嘉庆二十年(1815)四首安化茶诗,共46句,是古今咏安化茶最长诗,诗中讲到茶的缘由、安化茶采制、安化茶命运和强调安化茶品质、功效和历史地位。
清咸丰时,安化工夫红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当时全县沿资江上起渠江,下至敷溪,沿岸约100公里范围内各埠茶行盛行时多达300余家,一片茶乡的繁华景象。以上史实,说明安化境内.茶树分布繁多,自然生长茂盛,并且在9世纪时,安化茶叶已有相当的产量,能够成批外销,而且品质很好,其开始生产的时期自然更早。安化是红茶之乡、黑茶之乡、砖茶之乡和针形茶诞生之地,过去湖南省制定工夫红毛茶标准样和黑毛茶标准样必选之地,在省内和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
据文献记载,安化境内的芙蓉山、云台山,自宋代开始,茶树已经是“山崖水畔,不种自生”了。清道光年间,原籍安化的总督陶澍所作《芙蓉江竹枝词》,“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箱,芜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雾香”,生动地描述了当时采制茶叶的景观。所制“芙蓉青茶”和“云台云雾”两茶,曾被列为贡品。但几经历变,采制方法业已失传。
保健功效
减肥降脂保健功能
人体进食大量脂肪后,部分脂肪在胃肠,腹膜内堆积,早期腹部肥胖。当脂肪过多,被动员到肝脏氧化、可使肝脏中的脂类增多,且在肝脏堆积,形成‘脂肪肝’,部分脂肪经转化后变为:总胆固醇、酯、甘油三脂等。脂质在体内增多了,胆固醇在动脉壁上堆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硬化,血流不畅。在现代生活中,随着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中国肥胖者也不断增多,因此,养生保健、关爱健康也提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病在不断上升。人体脂质代谢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脂质代谢障碍,缺少活动的生活方式可导致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系统疾病。总胆固醇水平高于200mg/dl(5.2mmol/L)的患者病死率显著升高,而且当总胆固醇水平达到240mg/dl(6.24mmol/L)时,病死率急剧上升,在200mg/dl(5.2mmol/L)以上每增加50mg/dl(1.3mmol/L),心血管的病死率就会翻一翻[5]。可见人体脂质过氧化,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国内研究表明。花茶内含的茶多酚和B族维生素,它可以使甘油三脂降低50%。同时能增加胆固醇的氧化,增加粪便中性固醇的排泄,阻碍游离胆固醇的脂化作用而减少脂蛋白的合成。花茶还有效地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即是人体在呼吸、代谢过程中,在消耗氧的同时产生的一组有害物质,)。降低或减少胆固醇的摄入,有很好的氧化脂肪、降低脂质。经常适量饮用花茶是促进健康减肥降脂的有效办法之一。
增强心脏血管保健功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易患因素是高龄、男性、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其考虑是该动脉内膜和部分中膜的血供应是管腔直接供给。血中氧和营养物质直接透入内膜和中膜。因而脂质亦易于透入,加之循环血液血小扳聚集率增加,发生释放反应[6],造成冠状动脉粥样器质性狭窄和心肌缺血,心肌活力减少。部分患者可直接由冠状动脉痉挛,冠脉供血减少,产生一系列副反应。近年来在中国冠心病死亡率:男性约42/10万—49/10万。女性约为31/10万—3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总体呈上升趋势。可见冠心病、心肌梗、脑溢血和脑血栓等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花茶中含有的茶色素、维生素C等具有减少组织胆固醇沉积,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和减少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同时还有扩张周围血管、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和病情的发展。也可作用于心肌梗塞后预防复发和预防动脉血栓栓塞。对于中老年人饮用花茶极有好处,能有效地保护心脏,预防心血管病。每天能坚持饮上花茶,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可使原有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因素降低约45%。
注意事项
1、绿茶易氧化,不易保管。绿茶中的茶多酚是强抗氧化剂,因而其自身极易养化,虽然尚不可定论茶多酚就是喝茶能使人长寿的原因,但被氧化了的陈茶泡出来的茶水是咖啡红的,也没有茶香味,其口味就大大地变差了。
2、一般人喝茶都很淡,喝不惯浓茶,因此,对于养生来说,其喝茶量就显得不够。
3、防备“尿素茶”。什么是“尿素茶”呢?前几年茶叶俏销,茶叶供不应求,一些地方的茶农就有了“技术革新”,每天上午采完茶叶,下午就往茶树上喷尿素溶液,次日一早茶叶就又长得很长了,如此循环,茶叶产量急剧增加。所以,喝茶要认品牌看品质,切不可贪便宜。
采制
1959年,安化茶叶试验场派出科技人员和工人,分赴芙蓉山和云台山,挖掘名茶遗产,并吸收国内外名茶采制特点,经历四年的试制、总结、提高、定型,终于创制出绿茶珍品──安化松针。
是原料采摘极为讲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加工工艺分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炒坯,摊凉,整形,干燥,拣剔八道工序。
社会评价
“安化松针”问世不久,即以独具的特色,跻身于全国名优茶行列,声名大振,饮誉海外,屡获殊荣。1962年被评为湖南省三大名茶之一;1964年被征集出国展览,获中外人士的好评;1986年起先后两度被评为商业部名茶;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3月7日的《中外产品报》头版对此作出了详细的报道,并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首都著名书法家李铎题写了茶名;1988年还获得了湖南省"五名食品"金杯奖;1989年2月被评为农业部优质农产品;1994年8月获乌兰巴托商工贸博览会金奖;同年经国家旅游局、国内贸易部、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联合评审,定为全国旅游产品;从1991年至1997年,“安化松针”曾五度被评为省名茶。
最新荣誉
2004年6月,安化县茶叶试验场生产的“安化松针”茶叶在中国·湖南星沙(首届)茶文化节上荣获全国名茶金奖。至此,该茶共在省部级以上专业茶叶评展中荣获金奖达14次。“安化松针”是我国特种绿茶中针形绿茶的代表,条索长直、圆浑、紧细,状若松针,翠绿匀整,白毫显露,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汤色清澈,可耐冲泡,问世不久即以其独特品质跻身于全国名优茶行列,1962年被评为湖南省三大名茶之一并屡获国内国际殊荣,曾荣获乌兰巴托国际商工贸博览会金奖。近几年来,安化县茶叶试验场坚持实行高、中、低档相结合的系列化生产,提高、提优产品质量,实现了由名牌优势向商品优势的转化。目前,该场拥有高标准无公害茶园1400多亩,今年已产“安化松针”2000余公斤,销售额近60万元。
冲泡十道步骤
优质的茶叶品质需要辅助于冲泡技术以及冲泡规则才能将茶叶的好口感品尝出来。
1、备茶:“安化茶"系列中的“安化松针”茶或求喜银币、安化银毫、云台春芽、雾寒金币、千秋龙芽等,要对其品质、特征给予介绍,使其了解,有所认识。
2、备水:“茶滋于水,水籍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明代许次纾语)。安化高山泉水,山涧中的松泉、竹泉水质更好。
3、赏茶:将预备冲泡的“安化松针”干茶装入茶碟或小茶样盘中,送到客人面前观赏,包括观赏干茶的外形、色泽、闻干茶的香气。
4、置茶:用茶匙从茶叶罐中取出茶叶投置于杯盘中。置茶量则根据所品茶的茶品而定。
5、冲泡:杯泡或盖碗泡。通常分两段冲泡,先冲少量开水入杯碗(约为杯、碗容量的1/4),将茶叶全部打湿,静置一分钟左右,让干茶浸润舒展,然后再冲入开水至杯碗容量的3/4左右。冲泡时,将开水壶上下提冲三次,谓之“凤凰三点头”,寓意主人向客人鞠躬欢迎。同时,借助上下提冲时开水的冲力,使茶叶翻动,便于茶叶泡出,茶汤浓度均匀。
6、壶泡:松针茶置于壶内后,则一次将开水冲入壶中泡茶。
7、分茶:壶泡茶,泡好以后,将茶汤倒入茶杯,一壶茶通常分4~5杯不等,采取巡回或将茶汤均匀地倒入杯中。
8、奉茶:茶冲泡好入分杯中后,用茶盘托着送到客人面前,并示意请客人用茶,客人接茶,亦示意致谢。
9、品茶:客人接茶后,趁热品尝,观赏汤色,嗅闻香气,然后细啜茶汤,入口不咽下喉,边吸气边用舌头打转,反复品尝,徐徐咽下,饮略安化松针那种香醇甘美的回味。
10、添水:杯碗泡,当客人茶杯中茶汤饮了一半时,添加开水,让客人继续品尝,松针茶可添水3~4次左右。壶泡,则分头泡,二泡、三泡。明代许次纾指出“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
美滋滋特产网-土特产行业门户!汇聚全国各地家乡特产,土特产资讯,地方特产,农特产品供求信息,特产礼品,特色小吃,特产零食及农家优品,为特产品牌商家与土特产爱好者打造专业土特产展销平台!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